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需多点发力
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我国经济复苏与增长的“助推器”,它不仅关系到城市整体形象的提升,还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城市未来发展与良性循环,更是人民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
一是因地制宜健全治理机制。聚焦提升城市品位,将老旧小区 改造与街区品质提升和城市长远发展规划科学统筹起来,将小区生活功能改造和区域形象改造有效结合起来,提高城市发展的系统性和可持续性。健全制度、强化物业监管,将城区物业管理工作纳入政府、街道、社区综合管理体系建设,制定出台《城区物业项目服务退出管理办法》等制度,强化服务管理。保障后期运维,针对市政基础设施的长期维护,要明确政府、原建设单位、专业经营单位以及业主的职责,确保老旧小区改造成果。
二是多措并举破除障碍堵点。建议相关部门可结合审批制度改革,构建快速审批流程,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流程优化简化,以加快项目实施进程,对不涉及建筑主体结构变动的低风险项目实行取消施工图审查环节,简化相关审批手续,以提高项目审批效率。每年有计划地列入一定比例的地方财政资金,也可通过统筹整合现有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予以支持和倾斜。建立“银企帮扶基金”,落实税费减免政策,支持重点企业资金周转,最大限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努力拓宽社会投融资渠道。加快出台融资配套政策,运用市场化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政府扶持带动、企业融资共建、居民参与受益”的共赢模式,形成全方位的资金保障链条。
三是汇聚推动改造强大合力。明确管线经营单位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的责任范围,鼓励供水、电力、燃气、通信等管线部门积极同步参与到改造提升工作,形成老旧小区改造的整体合力,避免小区重复开挖的现象发生。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协调作用,切实发挥社区和业主委员会的作用,充分调动退休老干部、老党员、“两代表一委员”、志愿者等在改造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凝聚共识作用,引导居民形成“建设美好家园人人有责、自己的幸福靠自己来奋斗”的意识。
四是补齐短板打造亮点项目。积极打造重点示范项目和亮点工程,以争取资金倾斜,从而减轻地方财政负担,努力打造老旧小区的人居环境,增强市民的幸福感。聚焦群众所需,持续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老旧小区改造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度,达到统一思想、主动作为、共同推进的良好效果。满足居民高品质生活诉求,充分考虑老年人特殊群体的需求,进行加装电梯、建设日间照料中心等“适老化”改造。针对“高空飞线”“占道充电”现象,做好周边配套设施改善,满足群众充电需求。聚焦老旧小区消防设施毁坏、缺失的问题,消防部门要积极跟进,提升老旧小区防御火灾的能力。围绕老旧小区用气难问题,协调做好天然气管网的规划设计,满足居民便宜、便捷、环保的生活需求。坚持把“群众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建立完善群众参与工程质量评价考核机制,确保计划改造的小区按类别、分批次、有计划地高质量完成改造,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下一篇: 培养“新农人” 助力“乡村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