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好人严凤丽:用汗水浇筑无悔人生

  • 时间:2018-08-05 14:52
  • 来源:平凉市文明办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严凤丽 ,女,汉族,现年24岁,中共党员,2013年9月通过省选大学生村官招聘考试,分配到灵台县百里乡二联村担任支部书记助理,2014年1月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被党员群众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是百里乡唯一一名“90后”女大学生村党支部书记。

  严凤丽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的孩子,家里四口人,父母和弟弟。在她3岁的时候母亲就因病左腿高位截肢,不能参加体力劳动,父亲一人挑起了全家的重担,她便成了父母身边听话懂事的好孩子,照顾母亲,看管弟弟,干农活。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她一边帮助父亲操持家务,一边认真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她的努力下终于考上了大学。在学校也经常利用课外时间带家教、做兼职赚取生活费,减轻家庭负担,同时锻炼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看着父母鬓角日益增多的白发,额头逐渐加深的皱纹,她心疼了,作为儿女,尽孝是最大的福份,她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功夫不负有心人,2013年毕业于天水师范学院后她顺利考取了省选的大学生村官,分配到百里乡二联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助理,终于走上了工作岗位,实现了她回报父母的愿望。

  她任职的二联村距百里乡街道20多公里,由于计划实施新集水库建设项目,近两年在道路、桥梁、民宅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直没有实施过大的项目,是目前全乡唯一没有通硬化路的村。全村共267人,其中回民110人,村域面积大,人员居住分散,信息闭塞,年轻人多外出打工。原任支部书记一年多前意外身亡,长期没有合适人选接任,班子瘫痪。作为一名女同志,面对复杂的村情,她也曾产生过迷茫和惶恐,但可喜的是,她很快调整了心态,转变了角色,从零开始,勇挑重担,一步一个脚印在这个岗位上开始人生历练。上任之初,便从走访调查入手,着力摸情况、理思路。经过经常走访入户了解情况,沟通感情,处理矛盾纠纷,做群众思想工作,谁家有什么困难,她都能准确地说出来,几名之前对村班子意见较大的群众现在也转变了认识,积极配合村上工作。针对全村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较大,环山聚水这一地理优势,她与其他村“两委”成员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制定了“种好玉米养好牛”的产业发展思路,为全村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党支部书记,严凤丽明白,强班子带队伍是干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障。在她的组织参与下,健全了村“两委”、村务监督委员会、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等村级组织机构,夯实了村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组织基础。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她带头学习、带头征求意见、带头制定整改措施,既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又明确了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努力方向。她坚持以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为抓手,下决心解决村上几乎不召开党员会和群众会的问题。今年元月份召开党员“冬训”会议前,她带头为每位党员印发了一份会议通知和致全村党员的一份信,没想到一下子来了好多人,会场上就听到一位老党员说:“好久没有这样的待遇了,看来现在组织又召唤我了,我又要回到组织中去喽。”看到大家脸上欣喜的表情,她暗下决心:一定要重新激发党员们的热情,逐步规范组织生活,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在各项工作中,严凤丽坚持以身作则,示范带头,时时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与群众同劳动中建立起了浓厚的感情,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全村除了入村主干道是砂化的以外,其余生产道路均为土路,所以雨后疏通水路、农收前组织群众整修生产道路总少不了她的身影。在2013年10月开展的低保评审工作中,她与其他村干部一起宣传政策,为老弱病残不能动笔的群众代写申请,农忙时节,白天入户无人,她便住在村上,和村干部一起利用晚上和大清早的时间入户摸底,召开群众会议;“两费”和农业保险收缴时,她带领村干部顶着烈日逐户动员做工作、讲政策。把村民当父母、兄弟姐妹,一遍遍的说,一遍遍的入户,脚上都磨出了水泡,她与其他村干部一道,广泛宣传政策,收缴资料,全程参与低保评定工作,群众满意度较高,全村几乎无人上访。

  自任职以来,严凤丽以苦为乐,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工作,在大学生村官兼任支部书记这个岗位上逐渐成长,以愿干、能干、会干的心态为二联村的发展默默奉献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平凉好人严凤丽:用汗水浇筑无悔人生
时间:2018-08-05 14:52

  严凤丽 ,女,汉族,现年24岁,中共党员,2013年9月通过省选大学生村官招聘考试,分配到灵台县百里乡二联村担任支部书记助理,2014年1月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被党员群众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是百里乡唯一一名“90后”女大学生村党支部书记。

  严凤丽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的孩子,家里四口人,父母和弟弟。在她3岁的时候母亲就因病左腿高位截肢,不能参加体力劳动,父亲一人挑起了全家的重担,她便成了父母身边听话懂事的好孩子,照顾母亲,看管弟弟,干农活。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她一边帮助父亲操持家务,一边认真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她的努力下终于考上了大学。在学校也经常利用课外时间带家教、做兼职赚取生活费,减轻家庭负担,同时锻炼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看着父母鬓角日益增多的白发,额头逐渐加深的皱纹,她心疼了,作为儿女,尽孝是最大的福份,她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功夫不负有心人,2013年毕业于天水师范学院后她顺利考取了省选的大学生村官,分配到百里乡二联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助理,终于走上了工作岗位,实现了她回报父母的愿望。

  她任职的二联村距百里乡街道20多公里,由于计划实施新集水库建设项目,近两年在道路、桥梁、民宅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直没有实施过大的项目,是目前全乡唯一没有通硬化路的村。全村共267人,其中回民110人,村域面积大,人员居住分散,信息闭塞,年轻人多外出打工。原任支部书记一年多前意外身亡,长期没有合适人选接任,班子瘫痪。作为一名女同志,面对复杂的村情,她也曾产生过迷茫和惶恐,但可喜的是,她很快调整了心态,转变了角色,从零开始,勇挑重担,一步一个脚印在这个岗位上开始人生历练。上任之初,便从走访调查入手,着力摸情况、理思路。经过经常走访入户了解情况,沟通感情,处理矛盾纠纷,做群众思想工作,谁家有什么困难,她都能准确地说出来,几名之前对村班子意见较大的群众现在也转变了认识,积极配合村上工作。针对全村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较大,环山聚水这一地理优势,她与其他村“两委”成员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制定了“种好玉米养好牛”的产业发展思路,为全村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党支部书记,严凤丽明白,强班子带队伍是干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障。在她的组织参与下,健全了村“两委”、村务监督委员会、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等村级组织机构,夯实了村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组织基础。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她带头学习、带头征求意见、带头制定整改措施,既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又明确了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努力方向。她坚持以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为抓手,下决心解决村上几乎不召开党员会和群众会的问题。今年元月份召开党员“冬训”会议前,她带头为每位党员印发了一份会议通知和致全村党员的一份信,没想到一下子来了好多人,会场上就听到一位老党员说:“好久没有这样的待遇了,看来现在组织又召唤我了,我又要回到组织中去喽。”看到大家脸上欣喜的表情,她暗下决心:一定要重新激发党员们的热情,逐步规范组织生活,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在各项工作中,严凤丽坚持以身作则,示范带头,时时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与群众同劳动中建立起了浓厚的感情,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全村除了入村主干道是砂化的以外,其余生产道路均为土路,所以雨后疏通水路、农收前组织群众整修生产道路总少不了她的身影。在2013年10月开展的低保评审工作中,她与其他村干部一起宣传政策,为老弱病残不能动笔的群众代写申请,农忙时节,白天入户无人,她便住在村上,和村干部一起利用晚上和大清早的时间入户摸底,召开群众会议;“两费”和农业保险收缴时,她带领村干部顶着烈日逐户动员做工作、讲政策。把村民当父母、兄弟姐妹,一遍遍的说,一遍遍的入户,脚上都磨出了水泡,她与其他村干部一道,广泛宣传政策,收缴资料,全程参与低保评定工作,群众满意度较高,全村几乎无人上访。

  自任职以来,严凤丽以苦为乐,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工作,在大学生村官兼任支部书记这个岗位上逐渐成长,以愿干、能干、会干的心态为二联村的发展默默奉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