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部门信息

平凉市聚焦四大任务 开展十二项活动扎实推动第19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

  • 时间:2022-05-09 08:54
  • 来源:市民宗委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近日,平凉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委印发《平凉市第19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主题,提出聚焦四大任务,开展十二项活动,扎实推动第19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

  聚焦四大任务:一是深入开展集中宣讲。落实“联学+巡听”制度,深入开展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下基层“百场万人”大宣讲,集中宣讲中央、省委、市委民族工作会议和全国、全省、全市宗教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挖掘、广泛征集一批民族团结好故事,讲好“民族团结+党史国史”“民族团结+时代风采”“民族团结+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生态守护”“民族团结+文化交融”“民族团结+文明创建”故事,大力宣传现实中的“道德模范”“劳动模范”“陇人骄子”“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的典型事迹。深入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进步”宣传行动,构建全媒体宣传教育格局。二是认真组织学习研讨。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举办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培训班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座谈会等学习研讨活动。指导全市各级中小学校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征文、知识竞赛、经典诵读、主题班会等,推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意识根植广大青少年心灵深处。三是持续加强示范创建。纵深开展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和“陇东南民族团结进步巩固区”联创共建,丰富“丝路红石榴”平凉民族工作品牌内涵,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活动,形成以点带面、示范引导、全面推进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良好局面。以积极争创全国、全省、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和教育基地为目标,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广泛开展民族文艺惠民演出、书画摄影作品展览、非遗展示等活动。全面落实《关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活动的指导意见》,在重点景区景点打造建设一批中华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中华民族形象标识,拓宽宣传教育载体,深化创建实践内涵,创建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景区。四是着力防控风险隐患。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认真做好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涉民族因素突发事件应急、网络舆情处置工作,组织开展涉民族因素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信访案事件集中排查化解活动,为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开展十二项活动:一是举行全市第19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主题,举办全市19第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统筹市县两级全面启动第19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二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集中宣传活动。创新宣传方式、活化宣传载体、延伸宣传链条,注重线上线下同步推进,构建平凉电视台、平凉日报等传统媒体宣传“点”,“平凉发布”“丝路红石榴”等新媒体平台宣传“线”和“崆峒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社会阵地宣传“面”的三维一体宣传新格局。三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宣讲活动。落实“联学+巡听”制度,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全市各级“百姓宣讲团”宣讲内容,集中宣讲中央、省委、市委民族工作会议和全国、全省、全市宗教工作会议精神。配合省上组织开展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下基层“百场万人”大宣讲活动。深入挖掘、广泛征集、讲述民族团结好故事,不断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四是开展“丝路红石榴”主题采风活动。选定能充分体现反映平凉地域特色文化和党带领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相关景点、窗口单位等,进行走访采风,形成文稿、视频、摄影作品等,通过主流媒体进行系列报道,进一步丰富“丝路红石榴”平凉民族工作品牌内涵。五是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征文活动。大力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石榴籽”工程,进一步实化“石榴籽”工程举措方法,通过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征文”活动,积极动员全市各级学校师生参与,评选优秀作品,进行系列报道,不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深化实化具体化。六是开展“紧紧抱成石榴籽 携手共创文明城”主题实践活动。以平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方位融入文明城市创建之中,通过组建“丝路红石榴”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双创”主题实践活动等工作,形成“双创”互融入、齐推进、共提升的良好局面。七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典型培育行动。结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实际,高标准、多层次、宽领域打造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典型,进一步彰显平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亮点特色。八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活动。按照夯实“三个基本”奋力担当全市高质量发展新使命活动要求,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能力提升系列活动,切实增强民宗系统干部做好新形势下党的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全市民族宗教工作提质增效。九是举办“丝路红石榴”民族团结进步有奖知识竞答活动。依托“平凉发布”“丝路红石榴”等微信公众号和平凉民族宗教网等网络平台,举办“丝路红石榴”民族团结进步有奖知识竞答,扩大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央、省委、市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学习参与度,凝聚起各族群众奋力建设绿色开放兴业安宁幸福新平凉的思想共识。十是开展“小小石榴籽 科普伴我行”活动。面向全市各级学校,开展“五个一”系列活动,即为学校捐赠一套书、举办一场讲座、举行一次演练、开展一次主题班会、培养一名传播师活动,向各族青少年传播科普知识,增强文明意识。十一是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观摩交流活动。组织各县(市、区)开展“互观互检互学”活动,通过考察观摩、座谈交流、总结点评等方式,形成各地交流互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十二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活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将中华文化元素和民族团结理念有效融入到景区整体规划,抓建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景区,发挥文化旅游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上的作用,使群众在游览体验中了解中华民族历史,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

  (撰稿:马明博;审核:秦永宏;责任编辑:罗惠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平凉市聚焦四大任务 开展十二项活动扎实推动第19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
时间:2022-05-09 08:54

  近日,平凉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委印发《平凉市第19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主题,提出聚焦四大任务,开展十二项活动,扎实推动第19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

  聚焦四大任务:一是深入开展集中宣讲。落实“联学+巡听”制度,深入开展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下基层“百场万人”大宣讲,集中宣讲中央、省委、市委民族工作会议和全国、全省、全市宗教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挖掘、广泛征集一批民族团结好故事,讲好“民族团结+党史国史”“民族团结+时代风采”“民族团结+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生态守护”“民族团结+文化交融”“民族团结+文明创建”故事,大力宣传现实中的“道德模范”“劳动模范”“陇人骄子”“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的典型事迹。深入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进步”宣传行动,构建全媒体宣传教育格局。二是认真组织学习研讨。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举办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培训班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座谈会等学习研讨活动。指导全市各级中小学校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征文、知识竞赛、经典诵读、主题班会等,推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意识根植广大青少年心灵深处。三是持续加强示范创建。纵深开展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和“陇东南民族团结进步巩固区”联创共建,丰富“丝路红石榴”平凉民族工作品牌内涵,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活动,形成以点带面、示范引导、全面推进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良好局面。以积极争创全国、全省、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和教育基地为目标,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广泛开展民族文艺惠民演出、书画摄影作品展览、非遗展示等活动。全面落实《关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活动的指导意见》,在重点景区景点打造建设一批中华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中华民族形象标识,拓宽宣传教育载体,深化创建实践内涵,创建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景区。四是着力防控风险隐患。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认真做好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涉民族因素突发事件应急、网络舆情处置工作,组织开展涉民族因素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信访案事件集中排查化解活动,为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开展十二项活动:一是举行全市第19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主题,举办全市19第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统筹市县两级全面启动第19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二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集中宣传活动。创新宣传方式、活化宣传载体、延伸宣传链条,注重线上线下同步推进,构建平凉电视台、平凉日报等传统媒体宣传“点”,“平凉发布”“丝路红石榴”等新媒体平台宣传“线”和“崆峒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社会阵地宣传“面”的三维一体宣传新格局。三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宣讲活动。落实“联学+巡听”制度,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全市各级“百姓宣讲团”宣讲内容,集中宣讲中央、省委、市委民族工作会议和全国、全省、全市宗教工作会议精神。配合省上组织开展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下基层“百场万人”大宣讲活动。深入挖掘、广泛征集、讲述民族团结好故事,不断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四是开展“丝路红石榴”主题采风活动。选定能充分体现反映平凉地域特色文化和党带领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相关景点、窗口单位等,进行走访采风,形成文稿、视频、摄影作品等,通过主流媒体进行系列报道,进一步丰富“丝路红石榴”平凉民族工作品牌内涵。五是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征文活动。大力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石榴籽”工程,进一步实化“石榴籽”工程举措方法,通过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征文”活动,积极动员全市各级学校师生参与,评选优秀作品,进行系列报道,不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深化实化具体化。六是开展“紧紧抱成石榴籽 携手共创文明城”主题实践活动。以平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方位融入文明城市创建之中,通过组建“丝路红石榴”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双创”主题实践活动等工作,形成“双创”互融入、齐推进、共提升的良好局面。七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典型培育行动。结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实际,高标准、多层次、宽领域打造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典型,进一步彰显平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亮点特色。八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活动。按照夯实“三个基本”奋力担当全市高质量发展新使命活动要求,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能力提升系列活动,切实增强民宗系统干部做好新形势下党的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全市民族宗教工作提质增效。九是举办“丝路红石榴”民族团结进步有奖知识竞答活动。依托“平凉发布”“丝路红石榴”等微信公众号和平凉民族宗教网等网络平台,举办“丝路红石榴”民族团结进步有奖知识竞答,扩大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央、省委、市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学习参与度,凝聚起各族群众奋力建设绿色开放兴业安宁幸福新平凉的思想共识。十是开展“小小石榴籽 科普伴我行”活动。面向全市各级学校,开展“五个一”系列活动,即为学校捐赠一套书、举办一场讲座、举行一次演练、开展一次主题班会、培养一名传播师活动,向各族青少年传播科普知识,增强文明意识。十一是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观摩交流活动。组织各县(市、区)开展“互观互检互学”活动,通过考察观摩、座谈交流、总结点评等方式,形成各地交流互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十二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活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将中华文化元素和民族团结理念有效融入到景区整体规划,抓建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景区,发挥文化旅游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上的作用,使群众在游览体验中了解中华民族历史,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

  (撰稿:马明博;审核:秦永宏;责任编辑:罗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