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政府国资委全面贯彻新时代人才强企战略多措并举助推国资国企人才工作创新提质
近年来,平凉市政府国资委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和省、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创造条件培育人才、引进紧缺实用人才、用好用活现有人才”工作思路,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创新数据融合联动、政策杠杆撬动、红色引擎带动、优化环境驱动“四动”工作法,为国资国企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人才支撑。
聚焦数据融合联动,构建按图索骏选才机制。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政治引领,鼓励引导人才心怀“国之大者”,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新时代和群众赋予的使命责任。突出按图索才。持续在选优配强企业带头人上下功夫,积极汇报衔接市委组织部选配干部充实到国企领导班子中,全面实现国企董事长和党组织书记“一肩挑”。围绕“以制度建设促进干部作风转变、以作风转变促担当作为”的目标导向,制定《市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把党管干部贯穿国有企业选人用人全过程,把好干部标准落到选人用人各环节。突出全域储才。着眼全面掌握市属企业高层次人才及主导产业人才需求情况,完善人才信息库,成立摸底排查领导小组,抽调各企业人事专干,深入各企业开展全面摸底排查人事人才情况,按类别建立人才信息库,累计完成147名中层管理人员信息化管理工作;结合全市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工作,深入市属3户国有集团公司和部分涉改企业进行摸底调研,全系统面向社会招聘经营管理人才4名;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9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39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员654人,其中,研究生12人;会同市委组织部赴北京、西安、兰州进行企业稀有人才和紧缺人才引进,积极向外界和应届毕业生推介市属国有企业,受理21名应聘人员咨询和报名。突出政治选拔。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全方位、多角度、近距离考察识别经营管理人才,充分运用巡视巡察、纪检监察、审计等工作成果,考准考实德才素质。提拔任用中层管理人才15名,调整交流17名,激发市属国有企业人才干事创业的活力。
聚焦政策杠杆撬动,构建强力有效聚才机制。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有关要求,带头研究部署国有企业人才政策,明确把国有企业人才放在服务企业项目发展、推动国企改革、促进国有资产增值保障的首要位置,以强有力政策支撑,架起集聚各类人才、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杠杆。坚持规划先行。坚持落实每年《全市人才工作要点》,积极对接省市人才发展长期规划,将人才工作纳入市属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做到同谋划、同安排、同落实;立足于全市重点产业链条实施方案,指导市属3户国有集团公司修订完善各层级人才招聘计划,为开展招才引智工作提供精准导航。推动政策撬动。出台《关于加强市属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建立引、育、留、用完整体系,配套人才服务项目、专业技能培育工程等重点工程,拓宽企业人才引进和培养途径;持续推进“百千万崆峒英才”计划和“陇原人才服务卡”制度,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薪酬分配形式,出台《市政府国资委关于改革市属监管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等相关配套机制,调整优化企业职工工资稳定增长机制;印发《市属国有企业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及契约化管理实施方案》《市属国有企业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实施方案》等制度,充分调动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的积极性,有效激发国有企业经济活力和效益,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强化考评督导。将招才引智纳入市属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出台《市属国有企业主责主业办法》,引导市属国有企业聚焦主责主业,针对不同功能定位、行业领域、发展阶段实行差异化分类考核;修订《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和《市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薪酬管理办法》,实现考核指导与市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薪筹有效挂钩,合理兑现薪酬;做实人才领导小组工作通报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抓人才专项述职,压实责任、推动落实,吸引人才不断在企业集聚。
聚焦红色引擎带动,构建培根筑魂育才机制。坚持把红色基因融入人才培训全过程,特别培养国有企业人才“工匠精神”、“奉献精神”“奋斗精神”,通过培根铸魂激励各类人才在国企改革发展的实践中踊立潮头。加强政治引领。切实把“红色教育”作为推动国有企业党的建与企业治理深度融合的“催化剂”。借助“学习强国”“甘肃党建”等平台,利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多元化手段,打造学习型人才队伍,采取企业班子上党课、支部书记带领学、支部委员带头学、支部成员互相学等方式,提升人才党建水平,防范业务风险,推动各项业务不断提升。强化统筹培训。着眼提高经营管理人才治企能力和水平,举办2期市属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集中参训人员51人次;组织推荐16名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市直机关工委党课培训;3名企业负责人参加市政府“平凉市供应链金融建设专题培训班”;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举办2期读书班,集中参训人员780人次;各级企业党组织年度举办培训班累计21期,集中参训人员1500人次;指导市文旅投集团举办“岗前大练兵”培训班12期,集中参训人员500人次;开展技能竞赛2期,评选出“优秀导游”“服务能手”、“服务标兵”“党员示范岗”等50人。
聚焦优质环境驱动,构建保障有力留才机制。着眼打造人才发展环境,统筹用好政策要素、市场要素、社会要素,吸引更多力量参与,不断细化人才服务举措,完善人才服务机制,以务实有效举措拴心留人。拓宽发展空间。健全上下挂职交流、跟班培训制度,出台《全市国资国企系统干部跟班学习挂职锻炼工作方案》,抽调5名市属国有企业骨干人员跟班学习,全面提升国资国企干部的履职能力和综合素质,进一步拓宽干部培养和锻炼渠道。打造舒心环境。加大保障投入,安排财政资金新建公租房,免费提供人才居住,积极兑现薪酬待遇、住房补贴、生活补贴、子女教育、家属就业、医疗保健、职务聘任等人才引进政策,帮助人才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后顾之忧。营造浓厚氛围。落实企业党委联系制度,在重大决策部署上听取人才意见,广泛利用各种各类渠道宣讲人才政策,积极报道招引优秀人才和重才用才的先进事迹。
(作者:梁清瑞 审核:边疆 责任编辑:梁清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