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持续做优营商环境“软实力” 做强服务企业项目“硬支撑”

  • 时间:2024-08-29 18:01
  • 来源:平凉市营商环境建设局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今年以来,平凉市聚焦打造“三区一城市”战略定位,聚焦营商环境“全省一流”目标任务,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扎实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大走访大排查大提升”活动,一流的营商环境建设服务全市企业项目高质量发展,1—7月全市新增市场主体8601户,个转企274户,新入规企业56户。

从政策措施上加大力度。全市深入贯彻《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甘肃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措施,出台《平凉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任务分工表》《关于切实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文件,出台《平凉市招商引资项目评估机制》《平凉市强化项目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机制》等措施,全面提升项目从谋划招引到开工建设、投产运营的全流程服务保障水平。

从政务环境上加大力度。将40多个部门单位设立的近百个分散窗口,根据业务关联度分类整合为2个专区10个综窗,135项高频简易事项实现全天候“不打烊”服务,120项高频综合事项开展了预约办、延时办、帮代办、全程网办,350多项低频事项在无差别综合窗口集中受理,1100多项综合事项在9个分领域大综窗集成办理。汇聚数据108亿条、归集电子证照436类2347万张,电子印章覆盖率达到100%。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100%、全程网办率99.5%,全市不动产登记1个工作日办结、水电气暖通信协同报装压减至2个环节3个工作日、社会低风险项目15个工作日内开工,政府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60个工作日办结。企业投资备案类项目24小时“即来即办、秒批秒办”,工程建设、简易低风险项目全流程审批分别压减至60个、15个工作日,不动产一般登记、抵押登记分别压减至5个、3个工作日。

从园区平台建设上加大力度。制定《平凉市入规企业培育三年倍增计划(2022年—2024年)》,深度融入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与西安交通大学签订“飞地创新、离岸孵化”合作协议,努力推动科技同发展对接、成果同产业对接,积极开展优质中小企业培育,至今年7月底,全市在库规上工业企业127户。其中,民营规上工业企业105户,占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82.6%。深化“免申即享、直达直享”、“政企面对面”会商、“企业吹哨、部门报到”等机制,扎实落实“包抓联”“六必访”等举措,累计走访企业2.27万人次,为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项目建设、融资贷款等各类问题1151个,问题解决率达86.35%。

从惠企举措上加大力度。市级列支企业高质量发展资金、科技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依托“平凉政府采购网”和“平凉市市级政府采购管理交易系统”平台,提升政府采购中小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份额。多措并举减轻企业负担,对自主创业的重点群体给予资金扶持,截至7月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存量52家,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4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存量65家,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5.096亿元。全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5亿元,带动就业2116人,为144户企业发放社保补贴209.69万元,为2982户企业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4941.43万元。

从市场环境培育上加大力度。全面落实“多证合一”“证照分离”“证照联办”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实行“容缺+承诺制”受理,“准营难”等问题得到有效破解。围绕金融助推民营企业发展,不断扩大信贷投放量,上半年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75.72亿元,同比增长6.22%。其中,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54.46亿元,同比增长10.83%;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91.95亿元,同比增长10.9%。着力加强重点领域政务诚信建设,累计清偿拖欠企业账款近17亿元,兑现招商企业、引资个人、先进单位招商引资补助资金1470万元,办理企业信用修复133件,全市“信易贷”服务平台注册企业4.66万家,累计发放贷款86亿元。

从法治环境培育上加大力度。努力提升民企内部安保意识,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十二项措施》,走访企业4360余家,整改隐患156处,排查化解矛盾纠纷、风险隐患600余起。创新开展产业链+法律服务等行动,执结民商事案件8043件,审结破产案件4件,5家“僵尸企业”有序退出市场,化解企业债务1.14亿元,盘活资产8301万元,最大限度帮助“带病企业”实现“司法康复”。

撰稿:罗亚红   编辑:高瑞梵   审核:章继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平凉:持续做优营商环境“软实力” 做强服务企业项目“硬支撑”
时间:2024-08-29 18:01

今年以来,平凉市聚焦打造“三区一城市”战略定位,聚焦营商环境“全省一流”目标任务,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扎实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大走访大排查大提升”活动,一流的营商环境建设服务全市企业项目高质量发展,1—7月全市新增市场主体8601户,个转企274户,新入规企业56户。

从政策措施上加大力度。全市深入贯彻《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甘肃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措施,出台《平凉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任务分工表》《关于切实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文件,出台《平凉市招商引资项目评估机制》《平凉市强化项目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机制》等措施,全面提升项目从谋划招引到开工建设、投产运营的全流程服务保障水平。

从政务环境上加大力度。将40多个部门单位设立的近百个分散窗口,根据业务关联度分类整合为2个专区10个综窗,135项高频简易事项实现全天候“不打烊”服务,120项高频综合事项开展了预约办、延时办、帮代办、全程网办,350多项低频事项在无差别综合窗口集中受理,1100多项综合事项在9个分领域大综窗集成办理。汇聚数据108亿条、归集电子证照436类2347万张,电子印章覆盖率达到100%。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100%、全程网办率99.5%,全市不动产登记1个工作日办结、水电气暖通信协同报装压减至2个环节3个工作日、社会低风险项目15个工作日内开工,政府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60个工作日办结。企业投资备案类项目24小时“即来即办、秒批秒办”,工程建设、简易低风险项目全流程审批分别压减至60个、15个工作日,不动产一般登记、抵押登记分别压减至5个、3个工作日。

从园区平台建设上加大力度。制定《平凉市入规企业培育三年倍增计划(2022年—2024年)》,深度融入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与西安交通大学签订“飞地创新、离岸孵化”合作协议,努力推动科技同发展对接、成果同产业对接,积极开展优质中小企业培育,至今年7月底,全市在库规上工业企业127户。其中,民营规上工业企业105户,占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82.6%。深化“免申即享、直达直享”、“政企面对面”会商、“企业吹哨、部门报到”等机制,扎实落实“包抓联”“六必访”等举措,累计走访企业2.27万人次,为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项目建设、融资贷款等各类问题1151个,问题解决率达86.35%。

从惠企举措上加大力度。市级列支企业高质量发展资金、科技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依托“平凉政府采购网”和“平凉市市级政府采购管理交易系统”平台,提升政府采购中小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份额。多措并举减轻企业负担,对自主创业的重点群体给予资金扶持,截至7月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存量52家,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4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存量65家,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5.096亿元。全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5亿元,带动就业2116人,为144户企业发放社保补贴209.69万元,为2982户企业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4941.43万元。

从市场环境培育上加大力度。全面落实“多证合一”“证照分离”“证照联办”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实行“容缺+承诺制”受理,“准营难”等问题得到有效破解。围绕金融助推民营企业发展,不断扩大信贷投放量,上半年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75.72亿元,同比增长6.22%。其中,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54.46亿元,同比增长10.83%;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91.95亿元,同比增长10.9%。着力加强重点领域政务诚信建设,累计清偿拖欠企业账款近17亿元,兑现招商企业、引资个人、先进单位招商引资补助资金1470万元,办理企业信用修复133件,全市“信易贷”服务平台注册企业4.66万家,累计发放贷款86亿元。

从法治环境培育上加大力度。努力提升民企内部安保意识,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十二项措施》,走访企业4360余家,整改隐患156处,排查化解矛盾纠纷、风险隐患600余起。创新开展产业链+法律服务等行动,执结民商事案件8043件,审结破产案件4件,5家“僵尸企业”有序退出市场,化解企业债务1.14亿元,盘活资产8301万元,最大限度帮助“带病企业”实现“司法康复”。

撰稿:罗亚红   编辑:高瑞梵   审核:章继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