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37名乡村人才获评省级荣誉称号
(记者李芳芳)近日,省乡村振兴局、省教育厅等八部门发布《关于认定2023年甘肃省乡村工匠和乡村工匠名师的通知》,我市34人被认定为2023年甘肃省乡村工匠,崆峒区泥塑传承人刘泉、华亭市安口砂器制作技艺传承人袁弈、庄浪县钩绣制作技艺传承人王红瑞3人同时荣获2023年甘肃省乡村工匠名师称号。
乡村工匠是激活乡村人才“源头活水”,示范带动乡村产业发展的一项有力举措,对实现乡村人才、文化和产业振兴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上乡村工匠培育各项要求,及时制定市县《乡村工匠培育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乡村工匠培育工作推进小组,规范认定条件和程序,深入挖掘乡村工匠资源,发挥教育培训资源作用,支持创办特色企业,带动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在乡村工匠评选认定上,认真做好人员摸排、资格审核、技能比赛、综合评审、筛选上报等各环节工作,七县(市、区)共认定县级乡村工匠80名,选拔推荐的34名优秀代表全部被认定为省级乡村工匠。
其中,刘泉从事民俗泥塑20多年,2016年创办刘泉脊兽古建制作乡村帮扶车间,吸纳安置脱贫劳动力6名,残疾人9名,人均年增收3000余元;袁弈从事陶瓷烧造15年,2019年建成非遗扶贫工坊,陆续解决30名脱贫户就业,户均年收入4万元,砂器非遗产品年产量达15万件,年销售额240万元,整体带动就业近50人;王红瑞从事编制扎制20年,2018年到2022年陆续创办就业帮扶车间1家,乡镇代理加工点8家,每年线下培训妇女6000多人,依托网络平台在线培训2万多人,带动就业400多人,人均月收入2000元,实现了顾家挣钱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