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平凉要闻

让流动党员在主题教育中“不漏学全覆盖”

  • 时间:2023-10-23 11:46
  • 来源:平凉市融媒体中心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丁小凤)“静宁县委组织部依托静宁县‘归雁工程’驻外联络服务站,组织我们这些漂泊在异乡的流动党员就近就便参加主题教育学习,并给我们免费邮寄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8种主题教育学习用书为一体的‘红色家书’,让我们参加主题教育、开展理论学习有阵地、有保障,感受到了来自家乡党组织的关怀。”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务工的流动党员——静宁县曹务镇曹崖村村民曹彦刚说,“归雁工程”新疆服务联络站联络员王登雄告诉他,静宁县委组织部还将依托“归雁工程”驻外联络服务站组建成立归雁流动党支部,他很期待这个“家”。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积极推行“五式一化”管理模式,坚持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把流动党员有效组织起来、管理起来、凝聚起来,确保流动党员在主题教育中“不漏学、全覆盖”。

聚焦“不流失”,畅通沟通联络渠道。我市紧盯流动党员流出、流入两种类型,坚持以“查”为先,主动寻“流”,安排专人通过走访入户、询问家属、电话联系等方式,对流动党员情况进行“拉网式”摸排,将摸查核实的流动党员细分流动类别,精准建立流动党员个人信息档案和流动党员管理台账,“一人一档”详细记录流动党员基本情况,同时建立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双向联系机制,设置服务窗口,定期反馈两地相互流动党员信息,及时做好流动党员向流入地党组织报到、编入党支部管理、参加组织生活等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摸排出流动党员752名,切实做到了流动党员“底子清、去向明”。

聚焦“不流学”,畅通理论学习渠道。搭建平台,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党建孵化中心、“红色驿站”“司机之家”等搭建学习平台,组织流动党员就近就便参加主题教育理论学习,交流学习心得体会,有效解决工学矛盾的问题。利用中秋国庆节假日流动党员返乡时机,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通过集中学习、播放电教片等方式,为返乡流动党员进行集中“充电”。紧密联系,通过邮寄资料、上门走访,为流动党员发放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主题教育学习资料,让其在工作生活之余及时学、随时学,确保流动党员思想不掉队。拓宽渠道,充分利用共产党员网“有声课堂”频道、“甘肃党建”APP、平凉门户网站等平台,开设“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栏,定期在党员微信群推送学习计划和学习内容,方便流动党员随时随地学习。

聚焦“不流心”,畅通作用发挥渠道。主动加强与流动党员的日常联系沟通,建立流动党员关怀关爱机制,深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采取“一对一”方式服务流动党员,有针对性的掌握流动党员思想动态、生产生活情况,力所能及地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对流动党员与在册党员同教育、同管理,引导流动党员发挥职业优势、技能特长,积极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一老一小志愿服务等活动中,实现了流动党员作用有效发挥。发动流动党员在基层党建、社区治理、服务群众等方面建言献策,积极反馈群众关注的生产生活问题,增强流动党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让流动党员在主题教育中“不漏学全覆盖”
时间:2023-10-23 11:46

(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丁小凤)“静宁县委组织部依托静宁县‘归雁工程’驻外联络服务站,组织我们这些漂泊在异乡的流动党员就近就便参加主题教育学习,并给我们免费邮寄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8种主题教育学习用书为一体的‘红色家书’,让我们参加主题教育、开展理论学习有阵地、有保障,感受到了来自家乡党组织的关怀。”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务工的流动党员——静宁县曹务镇曹崖村村民曹彦刚说,“归雁工程”新疆服务联络站联络员王登雄告诉他,静宁县委组织部还将依托“归雁工程”驻外联络服务站组建成立归雁流动党支部,他很期待这个“家”。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积极推行“五式一化”管理模式,坚持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把流动党员有效组织起来、管理起来、凝聚起来,确保流动党员在主题教育中“不漏学、全覆盖”。

聚焦“不流失”,畅通沟通联络渠道。我市紧盯流动党员流出、流入两种类型,坚持以“查”为先,主动寻“流”,安排专人通过走访入户、询问家属、电话联系等方式,对流动党员情况进行“拉网式”摸排,将摸查核实的流动党员细分流动类别,精准建立流动党员个人信息档案和流动党员管理台账,“一人一档”详细记录流动党员基本情况,同时建立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双向联系机制,设置服务窗口,定期反馈两地相互流动党员信息,及时做好流动党员向流入地党组织报到、编入党支部管理、参加组织生活等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摸排出流动党员752名,切实做到了流动党员“底子清、去向明”。

聚焦“不流学”,畅通理论学习渠道。搭建平台,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党建孵化中心、“红色驿站”“司机之家”等搭建学习平台,组织流动党员就近就便参加主题教育理论学习,交流学习心得体会,有效解决工学矛盾的问题。利用中秋国庆节假日流动党员返乡时机,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通过集中学习、播放电教片等方式,为返乡流动党员进行集中“充电”。紧密联系,通过邮寄资料、上门走访,为流动党员发放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主题教育学习资料,让其在工作生活之余及时学、随时学,确保流动党员思想不掉队。拓宽渠道,充分利用共产党员网“有声课堂”频道、“甘肃党建”APP、平凉门户网站等平台,开设“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栏,定期在党员微信群推送学习计划和学习内容,方便流动党员随时随地学习。

聚焦“不流心”,畅通作用发挥渠道。主动加强与流动党员的日常联系沟通,建立流动党员关怀关爱机制,深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采取“一对一”方式服务流动党员,有针对性的掌握流动党员思想动态、生产生活情况,力所能及地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对流动党员与在册党员同教育、同管理,引导流动党员发挥职业优势、技能特长,积极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一老一小志愿服务等活动中,实现了流动党员作用有效发挥。发动流动党员在基层党建、社区治理、服务群众等方面建言献策,积极反馈群众关注的生产生活问题,增强流动党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