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抓实践 绘就文明新画卷
走在崇信县城的大街小巷上,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一颗颗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植根崇信,在百姓心中悄悄发芽、开花、结果,描绘出一幅幅环境美、人文美、风尚美的生动画卷。
近年来,崇信县始终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紧紧围绕“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这一主线,创新体制机制,做实做细品牌项目,文明实践活动孕育了灿烂之花,一抹志愿红用爱诠释了城市温度,筑牢了文明风尚的“筋”与“骨”,打造文明实践的“灵”与“魂”,以遒劲之笔书写了弘扬文明新风的崇信答卷。2020至2022年连续三年荣获甘肃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优秀县。
突出规划引领,擘画文明画卷
崇信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工作,实行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负责制,建成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乡镇(城市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7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83个,形成了“中心有品牌、乡镇有样板、村村有活动”的良好工作格局。县委常委会先后8次召开专题会议,组织学习中央和省、市委相关会议、文件精神,审定印发了《崇信县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六项活动实施方案》《崇信县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崇信县2022年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等多个文件,先后组织人员赴陕西省凤县、陇南市两当县、金昌市金川区进行考察学习,吸收借鉴先进经验,为全域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统筹整合资源,壮大服务力量
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目标定位和能力提升,对标“三级设置”要求和“六有”建设标准,对全县乡村舞台、农家书屋等基层公共服务阵地进行归类整合,统管使用,搭建了理论宣讲、市民教育、文化活动、科技科普、健身体育五大服务平台。吸纳科技致富带头人、百姓宣讲员、十佳志愿者、道德模范、非遗文化传承人等到志愿服务队,全县注册志愿者1.1万人,为开展实践活动提供了人力保障。坚持以志愿服务为抓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组建了理论政策宣讲、教育、文化、科技科普、健康体育、联保联调、机关党员等193支志愿服务队,形成了“1+21+N”的志愿服务矩阵,在志愿服务站点配备专(兼)职志愿服务人员2-3名,全县所有村(社区)实践站全覆盖配备文明实践员83人,志愿服务队伍实现编队活力起航。将文明实践与乡村振兴、产业链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深度融合,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12个,把活动场所建在了群众的“家门口”,建成了群众立根铸魂的“加油站”,实现了“一个场所、一个主题、多种使用”。
聚焦群众需求,开展志愿活动
坚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活动就延伸到哪里”,紧紧围绕文明实践五大实践内容,发动全县广大党员干部进村入户,积极收集整理群众最需要的需求,制定了《崇信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项目菜单》,为群众提供预约式、菜单式、精准化对接服务。建立了志愿服务活动工作计划,分月制定活动计划,按月发布下月活动预告,共发布志愿服务活动项目1183个,文明实践活动已融入群众生活。按照全省“践行二十大·志愿我先行”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实践活动要求,推行“一月一主题、一日一活动”模式,结合“我们的节日”、乡村建设、文明劝导等工作,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768场次,为民帮办各类实事4160项,城乡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明显增强。结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六到村六到户”夯基活动,举行了文明实践到村到户启动仪式,组织志愿者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困难群体帮扶、环境卫生整治、疫情科普知识宣传、文化惠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实用技能培训等志愿活动4674场次,有效提升了广大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注重凝心聚魂,弘扬文明新风
坚持以身边人教育身边人,组织志愿服务队伍中的农民诗人信国辉、孝老爱亲好媳妇贾桂梅等先进人物“现身说法”,开展系列访谈活动37场次。持续开展“崇信好人”“好婆婆、好媳妇”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推荐评选李泽洲、王登友等先进典型28人,诚实守信模范张贵祥入围第七届甘肃省道德模范候选人,敬业奉献模范李浩学荣登甘肃好人榜。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行动,制作刊播《诚实守信》《弘扬婚嫁新风 推动移风易俗》《脱贫先立志 致富靠自己》等公益广告3部,建成文明诚信积分超市83个,指导全县79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成立红白理事会,修订完善村规民约,65个行政村绘制了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乡村文化墙,推荐命名市级优秀红白理事会5个,婚嫁新风示范户4户,连续四年举办“情定华夏古槐王·弘扬文明新风尚”婚俗文化节,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成为崇信人民一种文明新风尚。
创新融合发展,打造特色品牌
聚焦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全面落实“五大任务”,结合文明城市创建、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创新创造更具黏性和吸引力的品牌项目和活动。创建了大喇叭学习时刻、百姓故事汇、田园e学堂、唱响美好新生活、文明实践微事圈、文明诚信积分制考评、书画进农家、爱心集市八大品牌项目,各志愿服务队、文明实践所(站)创立“党课时刻”“文化常下乡”“科技小板凳”“小区议事厅”“有事说一声”“文明我在岗”等“接地气”品牌活动22个,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培育“红色基因我传承”“党校人讲党史”“我为群众办实事”品牌项目3个,开展“四史”宣讲、红色故事会、观瞻研学、“童心向党”等文明实践活动372场次,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文明花开香满园,同心掬得满庭芳。在崇信,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广泛而深入开展,到处展现着文明实践的美丽篇章,到处飘荡着志愿者的靓丽身影,温润着百姓的心田,温暖着百姓的生活。
上一篇: “改”出新面貌 “造”就新生活
下一篇: 甘肃:多措并举拓宽毕业生就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