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图书馆”为居民阅读“加码”
(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娅玮)没有排列整齐的书柜,没有堆积如山的书籍,一面墙加若干二维码就是一座小型图书馆。居民群众只需要拿起手机扫一扫,即可让耳朵代替眼睛,免费聆听一本好书。为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全民阅读氛围,我市中心城区打造了多个“有声图书馆”让阅读“声入人心”。
2月26日上午,走进中心城区东大街“德育巷”,一面面内容丰富的文化墙映入眼帘,在贴满二维码的有声听书墙旁聚集了不少市民,大家拿着手机伴随着阳光静静享受有声阅读带来的美妙。“欢迎您收听由法国作家司汤达创作的长篇小说《红与黑》,现在播放第一章节‘小城’......”洪亮的声音从手机里缓缓传出来,今年60岁的汝登强一边扫码收听书籍一边告诉记者,自己平日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可随着年纪增加,老花眼成了他阅读之路上的阻碍,自从有了“有声图书馆”,他乘着早晨锻炼出来听一段,现在已听完了两本名著。
“墙上书籍种类繁多,我一般会关注教育类书籍,每天接送小孩为她播放一篇儿童读物,不仅让她远离手机保护双眼,也丰富了孩子的文化生活。”家长杨馨说,“有声图书馆”建在崆峒区实验幼儿园和东大街小学对面,选址位置特别好,孩子上下学接触到有声阅读,对从小培养他们爱阅读的习惯有促进作用。
据东大街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德育巷”的“有声图书馆”共设置了“时政要闻”“文学名著”“亲子教育”“儿童读物”“经典国粹”“趣说历史”“山河之旅”7类书籍。“经典国粹”版块,节选了大量经典戏曲片段,主要陪伴老人度过接孩子放学时的空闲时间,而在“山河之旅”版块,则实时更新省内省外旅游景点、风土民俗和美食美物,让大家足不出户就能尽享祖国的大好河山。
若东大街“德育巷”的“有声图书馆”只是叫醒了大家爱阅读的耳朵,那北后街“后街·匠人里”的有声图书墙则让大家获得了听觉和视觉的双重体验。东大街社区在有声图书墙旁还布设了涵盖爱国主题、历史文化、人生教育等影片集合,让市民在阅读的同时通过欣赏相关电影,加深对阅读的喜爱。
在北后街“后街·匠人里”从事修鞋工作的柴先君专门将摊位摆在了有声图书墙旁,他说自己平时没生意时便听一听看一看,当看完墙上的影片《满江红》后专门找到《说岳全传》读了读,自己对历史感兴趣,近期在听“有声图书馆”的《万历十五年》。
“社区购买了有声书的资源,定期进行上新,让大家对这里始终保持新鲜感,并且筛选其他媒介相关书籍,使用技术手段进行嫁接,实现了扫一个码却可以听同类型‘万卷书’的效果。”东大街社区工作人员说。
“有声图书馆”采用“互联网+”的数字化手段,突破了传统图书馆时空限制,不仅满足不同年龄段居民和学生的有声阅读需求,利用碎片化时间实现听书自由,还让阅读变得有声有色又有趣,为居民群众带来丰富的精神食粮,以数字化手段创新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上一篇: 绿色动力 点亮乡村 ——我市清洁能源引领乡村振兴新潮流
下一篇: 育苗种植忙 增收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