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开展“冬病夏治”着力提升大气质量
8月12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今年来,我市紧盯夏季空气质量改善窗口期,综合系统施策,精准靶向发力,全域化、系统化推进大气污染“冬病夏治”。1至7月份,PM2.5平均浓度2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4%;PM10平均浓度5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8%,中心城区空气质量呈现出积极向好的变化趋势。
我市始终将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作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紧盯改善空气质量这一政治任务,提出“市区一体、以区为主”的工作思路,部署制定《关于进一步压实责任市区一体确保完成中心城区2024年度空气质量目标任务的实施方案》《平凉市移动源环境污染问题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多个工作方案和重点任务清单,全面压实主体责任、属地管理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落实,协调解决机制建立、责任划分、资金保障等重点领域的突出问题和存在困难,有力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持续在全面推广使用洁净型煤、全力斩断散煤进城通道、全域管控兜售散煤车辆上多措并举,在散煤巡查和洁净煤配送上同时发力,建立洁净煤高效配送体系,坚持属地乡镇、街道和交警联动联防,成立散煤巡查管控工作专班,实现“查、控、配”一体推进。紧盯燃煤锅炉污染和群众用能习惯,坚持“宜电则电、宜天然气则天然气、宜空气能则空气能”等方式,分级分类推进清洁能源改造,因地制宜采取空气能或天然气取暖方式,对居民小火炉进行集中改造。
同时,聚焦重型车辆尾气治理,严格落实中心城区车辆禁限行措施,对渣土车、货运车等车辆实行住建、生态环境、城市管理、公安“四联审批”制度,加大油货车和非道路机械抽测和检查管控力度,对工业企业和施工工地进行针对性管控,全方位消减机动车尾气污染。
始终把工业企业排放作为监管重点,采取随机检查、专项督查、夜间抽查等方式,实时跟踪企业生产管理、环保设施运行情况,逐企业核算排放数据。并加大督查调度力度,强化现场督查,落实“日分析指导、周研判找欠、月调度表态、季通报约谈、半年督办问责”的工作推进机制,实行精准化溯源,调动多方力量发起夏季攻势,着力提升大气质量。 (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娅炜)
(撰稿:孙娅炜 编辑:姚志强 审核:刘英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