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改变 大不同
特色小巷焕发新活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色小巷作为城市历史文化和风貌的代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今年以来,崆峒区对城市特色小巷进行综合整治提升,深挖文化内涵、历史延续,让这些小街小巷变得有文化、有品位,形成了“一街一特色、一街一景观”。
和合巷位于南馨园A区和B区之间,为彻底解决长期以来巷道内无下水、无暖气、环境卫生差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万安门社区积极联合巷道门店商户、包抓共建单位、部门单位,对巷道进行了全面改造提升,创新推出了“小巷管家”自治模式,引导居民群众共同做巷道管理的参与者、文明实践的引领者,为破解巷道治理难题蹚出新路子。
在南河道社区南台东巷,一面面“同心墙”成为大家拍照留念的好地方。该社区着力构筑文明引领、民族团结、环境共治、志愿同行、健康同享、法治共建、幼苗共育、绿色出行为一体的示范巷道阵地,助力南台区域旧貌换新颜,让“城中村”变成“城中景”,让文明外化于形、内化于心。
除了环境提升,特色小巷的文化内涵也得到了挖掘和传承。北后街是一条集便民市场、快递驿站、修鞋、配钥匙等为一体的烟火味十足的小巷。东大街社区以保护和传承传统手工艺为目标,在保留背街小巷原有“小修小补”商业形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打造了后街·匠人里,为历经几十载光阴仍不可或缺的“小修小补”,提供了一片干净祥和的空间。同时,对九天庙巷的破旧墙面进行了“微改造”,打造了图文并茂、贴近生活、特色鲜明的“城市记忆巷”,内容涵盖“红色记忆、成长记忆、老城老街”等5个部分,展示了岁月的变迁、城市的发展、向往的未来,成为中心城区街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对于人员结构复杂,人员流动性大,基层治理困难重重的柳树巷,新民路社区联合市公安局在柳树巷西段打造了以防电信诈骗、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禁毒等篇章为主题的“法治文化”主题巷,将法治新理念延伸到群众家门口,使群众能够出门见法治、抬头看法治、茶余饭后议法治,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宣传效果。隍庙巷是一个行政企事业单位、学校和人流量比较集中的巷道。今年以来,东大街社区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题,以巷道面貌改善和文化内涵提升为目标,对巷道进行了改造提升,打造了“德育巷”关爱未成年人创城示范点,布设了法治宣传栏、“七彩童年”、国学文化、首个户外有声图书馆等文化墙,实现了让墙壁“说话”,巷道“育人”。
“这些特色小巷的整治提升不仅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也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市民郭睿说,未来,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相信会有更多特色小巷焕发新活力,成为城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一篇: 我市加强珍贵历史档案抢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