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抓实干谋突破 奋楫笃行开新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平凉党员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九)
连日来,我市党员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迅速掀起学习热潮。大家纷纷表示,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改革开放旗帜,以争先进位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促改革,凝心聚力谋发展,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
真抓实干推动目标任务落实见效
改革要重视谋划,更要抓好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把改革推向前进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这为科学谋划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党组书记、主任王兴红表示,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将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在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中找准切入点和结合点,紧盯城乡居民住房需求,鼓励动员灵活就业人员、个体工商户、农民工等群体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使更多社会群体享受到住房政策保障,推进共同富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优化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提高贷款额度,降低首付款比例,增加房屋价值和贷款比例、贷款额度计算倍数,放宽“商转公”、异地贷款条件,推行直系亲属购房互济使用政策,实施大中专毕业生住房公积金贷款补贴,努力提高青年人、新市民等购房困难群体支付能力,为推动房地产向发展新模式平稳过渡贡献住房公积金力量。
市市场监管局政策法规科科长刘晶晶告诉记者:“作为新时代的市场监管人,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投身到市场监管事业中,牢记使命职责,积极担当作为,公平公正执法,全力以赴做好优服务、强监管、守底线、促发展各项工作,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平凉实践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以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全会提出,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在平凉,随着一批重大秦腔剧目的创排脱颖而出,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也扎实推动着秦腔艺术的发展。“全会对文化建设作出专题部署,为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将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砥砺前行。”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平凉市文联委员、市剧协副主席、市青年秦剧团团长王俊民表示,将更有信心传承创新、培育新人,推出更多贴近百姓、增强群众精神力量的文化惠民服务、文艺精品创作,带动更多的年轻人爱上秦腔,让更多人了解秦腔、喜爱秦腔、传播秦腔。
“全会精神为文化传媒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甘肃新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娟娟表示,将认真学习全会精神,继续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打造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化精品力作;同时,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创作之中,以优质丰富的网络文化、实景文化产品为载体,讲好平凉故事、传播好平凉声音。
加快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改革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深化农村改革工作、推进乡村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的思想动力。
崇信县木林乡党委书记信小刚表示:“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采取“集中宣讲、专题辅导、入户宣传、座谈交流”等形式,迅速在全乡掀起学习热潮,推动全会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紧盯省、市、县发展思路,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突破口,推动红牛苹果聚集发展、农旅融合释放活力,持续激活共同富裕‘新引擎’;始终牢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主责主业,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各项工作,持续推动基础设施提档、民生保障提效、人居环境提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推动全会精神付诸于行动、见之于成效。”
走进灵台县中台镇水泉村的设施蔬菜种植基地,一排排整齐的钢架大棚内绿意盎然、长势喜人。“我作为一名蔬菜产业发展带头人,将会认真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推动全镇蔬菜产业转型发展。”中台镇水泉村蔬菜营销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军平告诉记者,基于水泉蔬菜产业优势资源,将按照“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通过品种优选、布局优化、管理优质,培育壮大设施蔬菜产业,带动辖区群众在家门口致富增收。(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丁小凤)
(撰稿:丁小凤 编辑:姚志强 审核:刘英娜)
上一篇: 全市乡村旅游现场推进会召开 王锦讲话
下一篇: 我市加强夏管促进产业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