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落户静宁
近日,甘肃省农科院与静宁县签署院地战略合作协议,并授牌静宁县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这是院地合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展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静宁县现代农业发展,推动产业振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力举措,为静宁县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静宁县聚焦全市“三区一城市”目标定位,围绕打造“西部现代精品农业样板区”,以产业发展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按照县域实际,中部乡镇聚焦良种培育和品质提升,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应用推广上先行示范、深化拓展,发挥了引领带动作用,本次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经过技术人员前期多次调研和走访,最终落户中东部乡镇曹务镇,也是静宁县产业格局的清晰印证。
“我们在基地主要实施新品种种子应用推广科技示范园区创建、玉米产业延链补链项目,这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立足自身优势、提升农业产业效益的现实之举。”曹务镇党委书记杨众举说,曹务镇北山三大粮食生产功能区及川区现代循环高效农业区已初具规模,全镇每年种植小麦1.3万亩、玉米1.8万亩、马铃薯1万余亩。项目可以通过科技赋能、集约种植,加快传统农业种植模式转变,带动提升玉米产量和效益,更好发挥粮食生产大镇的“压舱石”作用。
新品种种子应用推广科技示范园区创建、玉米产业链延链补链项目落户曹务镇,得益于多方面的优势,曹务镇域内气候冷凉、土壤肥沃、病虫害少,霜期短,年降雨量560毫米,高于全县平均水平,是鲜食玉米、饲草玉米、马铃薯、小麦等作物的适生区,具有发展高寒旱旱作农业的天然优势。
项目启动后,对于农户,最关心的莫过于收益。通过该项目的实施,采取规模化种植、专业化种植、大田种植,可以提升玉米产业种植集约化水平,提高亩均效益。同时,借助镇农业综合服务体建设农产品加工销售服务中心及玉米初加工厂,实现与深加工企业无缝对接、产销顺畅,能最大限度规避风险、促农增收。
曹务镇新品种种子应用推广科技示范园区位于页湾、张珍湾、曹大、中庄一线,今年已完成核心区秋覆膜5000亩,示范带动全镇完成秋覆膜1万亩。杨众举介绍,计划在2025年春季,种植饲草玉米1万亩,粮饲兼用型玉米1万亩,粒用玉米5000亩,鲜食玉米5000亩,陇顶728等新品种种子1000亩,配套良种良机良田良法等增效降本措施,项目实施后,亩均增加收益500元以上,村均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0万元以上,综合经济效益可达1700万元以上。
院地合作,为静宁县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撑和强大的智力保障。静宁县将与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进一步加强沟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不断深化合作内容,拓宽合作范围,加大服务保障和支持力度,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推动特色农业提质增效。
(记者:李芳艳 编辑:任静 审核:刘英娜)
上一篇: 华亭:项目建设提速 聚力发展不停
下一篇: 我市1案例获全国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