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平凉要闻

集中“充电”蓄能 奋楫再谱新篇——全市党建引领和美乡村建设乡镇党委书记专题培训班综述

  • 时间:2024-07-24 10:36
  • 来源:平凉市融媒体中心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近期,全市党建引领和美乡村建设乡镇党委书记专题培训班在陇南市康县举行。来自我市各县(市、区)的62名乡镇党委书记通过专题辅导、现场教学、分组座谈交流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接受了一次思想上的洗礼、知识上的充实和能力上的提升。

短短几天时间,学员们深入了解了康县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建设美丽乡村经验,进一步明确了职责使命,提升了能力素质。大家纷纷表示,要充分学习借鉴“康县模式”的典型做法和先进经验,学习好他山之石、攻玉之术,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本乡镇工作的有利抓手,以务实举措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新贡献。

一场赋能充电的“及时雨”

“此次培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让我对‘康县模式’的起源、发展历程及相关案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总体感觉,这次培训就像一场及时雨,不仅开阔了视野和眼界,更让我对抓好党建引领和美乡村建设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明确了今后工作的重点。”刚刚结束的培训,让静宁县李店镇党委书记张严冰感慨颇深,虽然回来已有几天了,但那一座座油画般的美丽乡村、一项项独具特色的富民产业、一个个可圈可点的典型案例仍然让他记忆犹新。

近年来,康县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党建引领,探索推行“三个共同”推进机制,加快建设“五美康县”,通过抓产业促农民增收、抓环境整治促生态宜居、抓乡风文明促和谐发展,走出了一条深度贫困地区全域和美乡村建设新路子,受到了各级党委的充分肯定和广大群众的普遍认可,形成了机制完善、经验成熟、可复制可推广的“康县模式”。

“这次培训安排大家到康县来,现场感受康县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借鉴康县和美乡村建设的成功做法,学习康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善于创新的务实作风,对于我们锻造过硬乡村干部队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委组织部跟班工作人员说。

据了解,市委组织部高度重视这次培训,做了大量前期工作,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准备了丰富的培训套餐,特别是安排了为期2天的现场观摩教学,13个观摩点涉及基层党建、乡村治理、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等各方面的示范典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借鉴性,旨在让学员在实地感悟中学习经验、开拓思路、掌握方法,切实提高学习培训质量。

一路走,一路看,一边思考,一边探讨,学员们纷纷感叹不虚此行,收获颇丰。庄浪县南湖镇党委书记朱雨苗表示,本次党建引领和美乡村建设专题培训,既启迪了思路、开拓了视野,也增长了见识、找到了差距。他说:“通过授课讲解和实地考察,让我不仅在理论上得到了充实,更在实践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全面细致地领会和体验到了‘康县模式’在咬定任务目标、重视思想发动、突出规划引领、强力整合资金、强化部门协作、坚持建管并重、注重内涵提升、催生美丽经济等8个方面的丰富内容,为南湖镇下一步的发展开拓了思路、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次思想观点的“大碰撞”

依山就势、与水为邻,满目青翠、云遮雾罩、树影婆娑……走进花桥、福坝、何家庄等村庄,就像置身于江南水乡,到处能看到别具特色的茶园、菜园、花卉园、油坊、醋坊、水磨坊,宛如一处风光秀丽、岁月静好的世外桃源。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保护好自然生态,把乡村建设得更美丽。”近年来,康县立足生态优势,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350个行政村全部建成美丽乡村,2镇16村被评为“中国最美村镇”。这次培训让学员们全面解锁了康县和美乡村的发展密码、看到了现代乡村未来的发展方向,也见证了一个个贫困乡村蝶变的生动实践。

康县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的思路和特色,让泾川县泾明乡党委书记赵亮深受启发。他从中认识到,要实现发展的突破,必须挖掘自身优势,找准发展定位,做好区域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真正看清优劣势,避弱亮强,把优势充分挖掘和发挥出来。

“就泾明乡而言,需要坚持围绕文旅融合,依托文旅康养产业综合提质增效建设,着力打造‘游购娱吃住行’为一体的文旅康养产业链。”他说,唯有这样找准定位、挖掘优势,才能真正让“望得见山,看的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现实。

崇信县柏树镇党委书记张永刚注重从康县的蜕变中发现和美乡村的建设路径和阶段性特征。他表示,近年来崇信县也做了许多实践探索,先后获得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等荣誉称号,柏树镇也打造了全省首批和美乡村之一的木家坡村样板。县上提出的在乡村建设中打造“四小园”模式,开展“三慎三不三禁三无”等活动,在县城建设中提出的“满城公园满城花,一城山水半城香”打造“花城印象”等思路举措,与康县异曲同工。“方向、措施、路径基本是一致的,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保持定力、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努力追赶康县。”对未来发展,张永刚不乏信心和干劲。

同时,他还认为,康县的成功首功在于规划。比如,在长坝镇福坝村规划过程中超前谋划,一次性规划300多亩公共建设用地,为后来“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永久性会址落地创造了条件,为康县迈上国际舞台提供了有力支撑。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康县制定了一系列规划设计,不仅有顶层总体规划,也有分类分层、小到节点的专项规划;不仅规划的科学合理,具有超前性、指导性、约束力,而且对执行严格把关。”他说,下一步将坚持无规划不建设,放眼长远、通盘考虑,持续完善村庄规划,从严执行落实,做到发展有遵循、建设有抓手。

一个创新发展的新起点

干货满、收获多、认识深。

学员们在走访中学习先进经验、在交流中凝聚发展共识,在研讨中寻找工作方法,纷纷表示将以本次培训为契机,把培训时的所闻、所学、所思、所悟转化为谋划工作的引领力、推动发展的生产力、争先进位的凝聚力和攻坚克难的战斗力,特别是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上,强化党建引领保障作用,增强村级组织的“造血功能”和“带富能力”,努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蓬勃发展。

华亭市河西镇是华亭较为偏远的纯农业乡镇,产业规模单一体量小,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公共服务水平与公众需求差距较大,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不足。通过培训,镇党委书记胡瑞君认为主要是推动发展的视野不宽,在项目谋划、资金争取、人才培养、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前瞻性不足。

他说,下一步河西镇将全面实施“镇村干部培优,后备干部培养、专业人才培育、先进典型培树”四大行动,常态化开展“擂台大比武·能力大提升”活动,持续优化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进一步夯实乡村人才支撑基础。同时,坚持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强村富农相结合,持续抓好肉牛养殖和中药材种植两大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条,补齐产业短板,增加村集体经济增长动能。

崆峒区四十里铺镇党委书记段锦博表示,将尽心竭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效,对标先进,补己之短。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做好村庄规划、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的同时,持续巩固好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坚持塑形与铸魂并重,建设和管护并举,通过各种措施激发干群动能,撬动群众投入,推动由“一时美”向“一直美”转变。

灵台县邵寨镇党委书记范夕程表示,将进一步深学细悟、自我加压,充分吸收借鉴康县美丽乡村建设经验,以党建引领和美乡村建设为契机,更加注重规划引领,更加注重资源整合,更加注重产业培育,更加注重发动群众,更加注重示范带动,努力将培训所学所获转变成邵寨发展的生动实践。(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芳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集中“充电”蓄能 奋楫再谱新篇——全市党建引领和美乡村建设乡镇党委书记专题培训班综述
时间:2024-07-24 10:36

近期,全市党建引领和美乡村建设乡镇党委书记专题培训班在陇南市康县举行。来自我市各县(市、区)的62名乡镇党委书记通过专题辅导、现场教学、分组座谈交流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接受了一次思想上的洗礼、知识上的充实和能力上的提升。

短短几天时间,学员们深入了解了康县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建设美丽乡村经验,进一步明确了职责使命,提升了能力素质。大家纷纷表示,要充分学习借鉴“康县模式”的典型做法和先进经验,学习好他山之石、攻玉之术,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本乡镇工作的有利抓手,以务实举措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新贡献。

一场赋能充电的“及时雨”

“此次培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让我对‘康县模式’的起源、发展历程及相关案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总体感觉,这次培训就像一场及时雨,不仅开阔了视野和眼界,更让我对抓好党建引领和美乡村建设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明确了今后工作的重点。”刚刚结束的培训,让静宁县李店镇党委书记张严冰感慨颇深,虽然回来已有几天了,但那一座座油画般的美丽乡村、一项项独具特色的富民产业、一个个可圈可点的典型案例仍然让他记忆犹新。

近年来,康县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党建引领,探索推行“三个共同”推进机制,加快建设“五美康县”,通过抓产业促农民增收、抓环境整治促生态宜居、抓乡风文明促和谐发展,走出了一条深度贫困地区全域和美乡村建设新路子,受到了各级党委的充分肯定和广大群众的普遍认可,形成了机制完善、经验成熟、可复制可推广的“康县模式”。

“这次培训安排大家到康县来,现场感受康县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借鉴康县和美乡村建设的成功做法,学习康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善于创新的务实作风,对于我们锻造过硬乡村干部队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委组织部跟班工作人员说。

据了解,市委组织部高度重视这次培训,做了大量前期工作,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准备了丰富的培训套餐,特别是安排了为期2天的现场观摩教学,13个观摩点涉及基层党建、乡村治理、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等各方面的示范典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借鉴性,旨在让学员在实地感悟中学习经验、开拓思路、掌握方法,切实提高学习培训质量。

一路走,一路看,一边思考,一边探讨,学员们纷纷感叹不虚此行,收获颇丰。庄浪县南湖镇党委书记朱雨苗表示,本次党建引领和美乡村建设专题培训,既启迪了思路、开拓了视野,也增长了见识、找到了差距。他说:“通过授课讲解和实地考察,让我不仅在理论上得到了充实,更在实践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全面细致地领会和体验到了‘康县模式’在咬定任务目标、重视思想发动、突出规划引领、强力整合资金、强化部门协作、坚持建管并重、注重内涵提升、催生美丽经济等8个方面的丰富内容,为南湖镇下一步的发展开拓了思路、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次思想观点的“大碰撞”

依山就势、与水为邻,满目青翠、云遮雾罩、树影婆娑……走进花桥、福坝、何家庄等村庄,就像置身于江南水乡,到处能看到别具特色的茶园、菜园、花卉园、油坊、醋坊、水磨坊,宛如一处风光秀丽、岁月静好的世外桃源。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保护好自然生态,把乡村建设得更美丽。”近年来,康县立足生态优势,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350个行政村全部建成美丽乡村,2镇16村被评为“中国最美村镇”。这次培训让学员们全面解锁了康县和美乡村的发展密码、看到了现代乡村未来的发展方向,也见证了一个个贫困乡村蝶变的生动实践。

康县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的思路和特色,让泾川县泾明乡党委书记赵亮深受启发。他从中认识到,要实现发展的突破,必须挖掘自身优势,找准发展定位,做好区域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真正看清优劣势,避弱亮强,把优势充分挖掘和发挥出来。

“就泾明乡而言,需要坚持围绕文旅融合,依托文旅康养产业综合提质增效建设,着力打造‘游购娱吃住行’为一体的文旅康养产业链。”他说,唯有这样找准定位、挖掘优势,才能真正让“望得见山,看的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现实。

崇信县柏树镇党委书记张永刚注重从康县的蜕变中发现和美乡村的建设路径和阶段性特征。他表示,近年来崇信县也做了许多实践探索,先后获得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等荣誉称号,柏树镇也打造了全省首批和美乡村之一的木家坡村样板。县上提出的在乡村建设中打造“四小园”模式,开展“三慎三不三禁三无”等活动,在县城建设中提出的“满城公园满城花,一城山水半城香”打造“花城印象”等思路举措,与康县异曲同工。“方向、措施、路径基本是一致的,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保持定力、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努力追赶康县。”对未来发展,张永刚不乏信心和干劲。

同时,他还认为,康县的成功首功在于规划。比如,在长坝镇福坝村规划过程中超前谋划,一次性规划300多亩公共建设用地,为后来“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永久性会址落地创造了条件,为康县迈上国际舞台提供了有力支撑。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康县制定了一系列规划设计,不仅有顶层总体规划,也有分类分层、小到节点的专项规划;不仅规划的科学合理,具有超前性、指导性、约束力,而且对执行严格把关。”他说,下一步将坚持无规划不建设,放眼长远、通盘考虑,持续完善村庄规划,从严执行落实,做到发展有遵循、建设有抓手。

一个创新发展的新起点

干货满、收获多、认识深。

学员们在走访中学习先进经验、在交流中凝聚发展共识,在研讨中寻找工作方法,纷纷表示将以本次培训为契机,把培训时的所闻、所学、所思、所悟转化为谋划工作的引领力、推动发展的生产力、争先进位的凝聚力和攻坚克难的战斗力,特别是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上,强化党建引领保障作用,增强村级组织的“造血功能”和“带富能力”,努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蓬勃发展。

华亭市河西镇是华亭较为偏远的纯农业乡镇,产业规模单一体量小,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公共服务水平与公众需求差距较大,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不足。通过培训,镇党委书记胡瑞君认为主要是推动发展的视野不宽,在项目谋划、资金争取、人才培养、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前瞻性不足。

他说,下一步河西镇将全面实施“镇村干部培优,后备干部培养、专业人才培育、先进典型培树”四大行动,常态化开展“擂台大比武·能力大提升”活动,持续优化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进一步夯实乡村人才支撑基础。同时,坚持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强村富农相结合,持续抓好肉牛养殖和中药材种植两大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条,补齐产业短板,增加村集体经济增长动能。

崆峒区四十里铺镇党委书记段锦博表示,将尽心竭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效,对标先进,补己之短。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做好村庄规划、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的同时,持续巩固好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坚持塑形与铸魂并重,建设和管护并举,通过各种措施激发干群动能,撬动群众投入,推动由“一时美”向“一直美”转变。

灵台县邵寨镇党委书记范夕程表示,将进一步深学细悟、自我加压,充分吸收借鉴康县美丽乡村建设经验,以党建引领和美乡村建设为契机,更加注重规划引领,更加注重资源整合,更加注重产业培育,更加注重发动群众,更加注重示范带动,努力将培训所学所获转变成邵寨发展的生动实践。(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