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有书香品自高
——崇信县打造公共阅读空间点亮城市文明之光
“起初,每逢假日期间,我只能去县图书馆看书,没想到如今家门口也有了阅览室,读书非常方便。”鞫溪社区居民李晓明赞叹说,有别于传统的图书馆、阅览室的严肃沉闷,这里环境好、氛围浓,读书赏景两相宜。
这个书屋总面积350平方米,藏书5500余册,24小时免费开放,极大地满足了社区居民学习充电的精神需求。
鞫溪社区是崇信县2024年新成立的一个社区。成立初期,社区就聚焦打通居民阅读服务“最后一公里”,多渠道拓展阅读阵地,在芮溪文园小区分类设置了16个扫码阅读牌、24个图书二维码,居民可通过手机扫码免费阅读相关书籍。同时,创新打造诗词文化长廊,张贴20多首励志读书灯带诗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阅读方式相结合,积极培育“悦读四季·书香鞫溪”书香小区品牌,让社区居民感受书香小区的多元化服务,让阅读成为城市生长力量。
推广全民阅读,离不开阅读阵地的有力支撑。近年来,崇信县持续推进阅读服务空间和阵地提质扩容,全覆盖推行“阅读+”模式,整合乡镇部门、群团组织、驻地企业、社团协会等各方面资源力量,建成图书分馆、读者书房20个,配备图书自助借还机、少儿绘本故事机等阅读设备,总分馆实现图书通借通还。依托农家书屋建成城乡全覆盖的基层阅读点132个,建成“书香驿站”5个,新建职工书屋、读书角等阅读微空间26个,在全市率先推行书箱漂流,建立漂流站点36个,公共阅读场馆(所)可供群众阅读图书达到80余万册,数字图书资源总量达到300万册,创新建成数字图书馆和VR、人工智能网上图书馆,丰富读书场景,满足群众阅读需求。
阅读场馆建好了,就得“用”起来,如何吸引更多的城乡居民走进书屋、静下心来爱上阅读?为此,崇信县深谙群众阅读需求、延伸服务触角,结合“书香崇信”“新时代乡村阅读季”和“4·23”世界读书日等,举办“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书香校园读书月”系列阅读活动和传统文化传承、非遗制作、阅读手记征文等活动450多场次,吸引了超2万人参与。同时,坚持线上线下同频共振,聚焦传统节日、重大节庆等时间节点,开展“红色故事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亲子悦读”等主题阅读、亲子共读和数字阅读推广活动200余场。为实现阅读轻量化,该县探索“互联网+阅读”模式,打造“云端读书会”“阅读·悦读”等线上推广活动,覆盖人群近3万人次。
只有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需求的居民阅读需求,才能让全民阅读工作不落窠臼,不流于形式。崇信县聚焦阅读服务队伍建设,逐步推行“全民阅读+志愿服务”体系,招募170名乡村教师、大学生成为阅读推广志愿者,参与到阅读推广行动中来。
为推动全民阅读向“一老一小”覆盖,崇信县开展“爱心崇信·结对关爱”特色服务,举办“银龄悦读”“暑托无忧”等活动,组织志愿者为留守儿童、老年人提供送书进家、上门伴读、讲解故事、辅导课业等个性化阅读服务。同时,积极探索“阅读+”服务品牌,推行图书互换共享模式,创新开展“书箱漂流”活动,在学校、社区、村庄建立图书漂流站点,将“图书漂流”与公益活动深度融合,实现知识与文明“双流动”。
从校园课堂到城市书房,从实体书店到乡村阅览室,阅读已成为崇信县广大市民触手可及的精神给养。当越来越多的人爱上阅读,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也随之提升。(吴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