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甘肃|平凉市崆峒区:深耕细作“基层田” 共治共享“同心路”
今年来,平凉市崆峒区东关街道中山桥社区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切入口,有效统筹整合各方力量资源,不断扩展党建联建“朋友圈”,切实提升联动化、精细化、暖心化服务水平,推动基层治理取得新成效,把社区打造成组织有力量、服务不打烊、幸福暖万家的“幸福家园”。
坚持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组织力,强化纵向延伸。
东关街道中山桥社区党委构建起“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一贯到底的架构体系,延伸基层党组织工作触角,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入楼到户。“党员中心户”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用“一户带一楼,一楼带一网”的辐射作用,促进党建引领与基层治理双向融合,激活基层治理“红色动能”。健全“社区党委+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三方联动的服务联建,通过“居民议事会”实现“居民发声—社区党委协商—物业回声—居民点赞”的闭环服务模式,共同探讨解决居民小区在充电桩、休闲座椅、路灯等公共设施增设及小区公共环境优化等方面的治理难题,促进为民服务由社区一方“独奏”变为多方“合唱”。
凝聚多方力量,汇聚基层治理新合力,深化共驻共建。
按照“资源共享”原则,以居民需求为切入点,发挥各类资源优势建立“资源清单”,领办居民急难愁盼形成“问题清单”,积极解决民生实事,认领共建“项目清单”,推动社区党委与7个党建联建成员单位共驻共建的深度融合。同时,整合线上线下通道,优化党员报到方式,“线上”每个网格建立微信联络群,邀请在职党员加入,做到问题反映能够第一时间对接,全程跟进工作进展,进一步推动在职党员走遍所在网格住户,把资源和优势汇集到社区,共同办好群众“家门口的事”,切实增强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线下”建立在职党员信息资源台账,对党员工作单位、居住地址、职业、特长等进行分类梳理,结合党员专业、特长,将在职党员纳入志愿服务队中,最大化实现社区需求与在职党员专业相匹配,让党员干部在居民身边发挥“看得见”的作用。
保障群众获益,增强基层治理向心力,延伸服务触角。
聚焦“一老一小”等特殊群体,延伸拓展党群服务圈阵地内涵,将服务阵地前置在居民“家门口”,切实解决特殊人群因行动不便等原因导致办事难的问题,让社区居民办事更便捷,服务项目再拓展,志愿服务有温度。聚焦独居、空巢等老人群体,建立包社区领导+社区“两委”班子+包网格干部+网格员的“多对一”联系包抓机制,常态化开展“敲门行动”、物资代买、慰问帮扶等志愿服务,确保辖区15位独居、空巢老人安享晚年。
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做好社区工作十分重要。下一步,东关街道中山桥社区党委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压实工作责任,持续多项发力,强化社区为民服务功能,紧贴辖区居民所思、所想、所盼,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