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群众的生活更美好
——平凉积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之二
让群众的生活更美好,是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三抓三促”行动的深入推进中,我市各地各部门始终将群众的需求放在最高位置,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用实打实的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让群众在一件件民生实事中感受到真切的温暖与幸福。
公积金政策“升级”:解群众住房之忧
“真没想到政策调整得这么及时,我提取公积金还了外地的房贷,手头一下子宽裕多了。”工作8年的张军民拿着刚办好的公积金提取凭证,脸上满是笑容。
今年5月,市“三抓三促”办公室收到群众反映,在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时,存在对共同申请人年龄限制的问题,这让不少想共同购房的家庭犯了难。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得知这一情况后,迅速行动起来。中心办公室张小进的办公桌上,很快就摆上了一份动态“需求清单”,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群众的各种诉求。“每天一上班,我们就会梳理这些需求,有的是想提取公积金还外地房贷,有的觉得异地贷款还款方式太单一。”张小进说,这些需求都关乎群众的住房大计,必须尽快解决。
管理中心随即广泛征求缴存人的意见,针对收集到的“不能提取住房公积金归还域外住房贷款、异地贷款还款方式只能采用等额本息归还”等问题,经过反复研究讨论,出台《关于支持住房消费若干措施的意见》。新政策全面放开了异地住房贷款提取限制,逐步放宽了住房公积金贷款可贷期限,还实现了家庭互助购房,让“以老带新”购房有了更多可能。
政策的“升级”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截至2025年6月底,全市当年归集住房公积金16.81亿元,同比增长13.35%;当年提取住房公积金10.44亿元,当年发放个人住房贷款9.54亿元,同比增长52.40%。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用精准的政策调整,为群众的住房梦添砖加瓦,让更多家庭圆了“安居梦”。
多部门联手:打通房产证办理“梗阻”
“盼了这么多年,房产证总算能办了,晚上睡觉都踏实了!”崆峒区华美家园4号楼的李君丽拿着刚领到的不动产权证,激动得热泪盈眶。2025年6月,市“三抓三促”办公室接到群众反映,崆峒区华美家园4号楼和碧桂园江山府10号楼的业主,入住多年却一直办不了不动产权证,这成了压在168户业主心头的一块大石头。
市自然资源局得知消息后,立刻成立专项工作组。组长张福和同事们第一时间赶到小区,一边安抚业主情绪,一边扎进厚厚的资料堆里。“我们逐页查阅土地出让合同、规划许可等资料,连续熬了好几个晚上,就是想找出问题的根源。”张福说。经过多次召开分析研判会,终于确定问题出在开发商身上——手续不全,未申请办理土地核验和规划核实,导致首次登记“卡壳”。
找到症结后,市自然资源局迅速联合住建部门行动起来。6月13日,工作人员约谈小区开发企业负责人,明确指出问题所在,并逐项指导企业查缺补漏。“当时开发商对一些手续办理流程不太清楚,我们安排专人跟进,帮他们准备材料、对接部门。”张福回忆道。
在各部门的合力推动下,开发企业很快完成了规划核实和不动产首次登记。当得知办证通道全面打通的消息时,碧桂园江山府10号楼的业主王先生特意给工作组打去电话:“太感谢你们了。这几年因为没房产证,房子想卖都卖不了,现在总算能安心了。”如今,华美家园4号楼64户和碧桂园江山府10号楼104户业主,都能去办理不动产权证,多年的心病终于得到解决。
从公积金政策的贴心调整,到房产证办理难题的彻底破解,平凉各地各部门用实际行动证明,群众的事再小也会被重视。这些看似平常的举措,却实实在在改善了群众的生活。未来,平凉将继续带着这份对群众的牵挂,不断提升服务效能,用心解决好每一件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的生活在点点滴滴的变化中越来越美好,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凝聚起最坚实的民生力量。
(记者 : 姜慧仁 编辑:任静 编审:刘英娜)
上一篇: 泾川:搬进安置楼 开启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