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平凉要闻

崆峒区:织密立体防汛网

  • 时间:2025-08-22 10:24
  • 来源:平凉市融媒体中心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进入汛期以来,崆峒大地雨势频至。行走在城乡之间,防汛监测屏幕上数据实时跳动,应急演练现场队伍迅捷集结,储备仓库里物资码放整齐……一幕幕忙碌而有序的场景,勾勒出崆峒区以“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举措筑牢防汛防线的生动图景。这里,正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担当,织密一张覆盖全域的防汛“安全网”。

8月12日,崆峒大剧院内座无虚席。全区500余名防汛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山洪灾害防御典型案例专题片》的播放为大家敲响警钟,应急、水务、自然资源部门的业务培训直指实战。

区防指办牵头组建的2个督查组常态化巡查,针对地质灾害点、河堤、城市内涝点等重点领域,累计反馈问题30条,发布提示单、预警单、指令单25期——这“三张工单”成为压实责任的“硬抓手”。与此同时,“四级包抓”机制动态更新责任人4021人(次),“三个责任人”制度覆盖水库、河流等关键点位,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全年无休,确保“汛期有人盯、险情有人管”。

“这里的雨水管道疏通后,再也不怕暴雨积水了。”崆峒区中街街道居民李阿姨看着清理一新的排水地沟,露出笑容。这得益于区住建局开展的“清淤行动”:疏通雨水收集口1351座、清理检查井730座、疏通管道6500米……

隐患排查是防汛的“先手棋”。崆峒区动态更新“六张风险清单”,92处地质灾害点、1处小流域山洪风险点、8处交通运输风险点等底数清晰。各部门协同发力:水务局对6座水库、8条河流、78处山洪风险点全面“体检”;自然资源分局指导乡镇摸排地质灾害隐患;住建局聚焦36个在建工地、511个小区地下空间……全区累计排查整治风险隐患147条,27条已整改到位,101条纳入长期监测,19条正加速整改。

“报告,模拟堤坝管涌!”“抢险队立即封堵,转移组引导群众撤离!”8月15日,崆峒水库边,一场防汛应急演练紧张上演。抢险队伍迅速集结,沙袋搬运、堤坝加固、模拟救援一气呵成。这样的实战化演练,全区已开展93场,4000余人次参与。

“一村一案”“一灾一练”的背后,是坚实的物资与力量储备。2025年新采购的1.2万件橡皮艇、救生圈等物资已交付,全区累计储备应急物资196类11.3万件,其中防汛类达9.1万件;与企业签订的《应急救援协议书》,落实了96台重型机械,26台挖掘机、31台装载机随时待命。

从科技监测的“千里眼”到责任落实的“紧绷弦”,从隐患排查的“细致活”到应急准备的“组合拳”,崆峒区正以全方位的防汛举措,将安全防线织得更密更牢。雨势虽急,民心安稳——这里的每一项措施,都在书写着“守护一方平安”的承诺。(记者 胥富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崆峒区:织密立体防汛网
时间:2025-08-22 10:24

进入汛期以来,崆峒大地雨势频至。行走在城乡之间,防汛监测屏幕上数据实时跳动,应急演练现场队伍迅捷集结,储备仓库里物资码放整齐……一幕幕忙碌而有序的场景,勾勒出崆峒区以“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举措筑牢防汛防线的生动图景。这里,正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担当,织密一张覆盖全域的防汛“安全网”。

8月12日,崆峒大剧院内座无虚席。全区500余名防汛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山洪灾害防御典型案例专题片》的播放为大家敲响警钟,应急、水务、自然资源部门的业务培训直指实战。

区防指办牵头组建的2个督查组常态化巡查,针对地质灾害点、河堤、城市内涝点等重点领域,累计反馈问题30条,发布提示单、预警单、指令单25期——这“三张工单”成为压实责任的“硬抓手”。与此同时,“四级包抓”机制动态更新责任人4021人(次),“三个责任人”制度覆盖水库、河流等关键点位,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全年无休,确保“汛期有人盯、险情有人管”。

“这里的雨水管道疏通后,再也不怕暴雨积水了。”崆峒区中街街道居民李阿姨看着清理一新的排水地沟,露出笑容。这得益于区住建局开展的“清淤行动”:疏通雨水收集口1351座、清理检查井730座、疏通管道6500米……

隐患排查是防汛的“先手棋”。崆峒区动态更新“六张风险清单”,92处地质灾害点、1处小流域山洪风险点、8处交通运输风险点等底数清晰。各部门协同发力:水务局对6座水库、8条河流、78处山洪风险点全面“体检”;自然资源分局指导乡镇摸排地质灾害隐患;住建局聚焦36个在建工地、511个小区地下空间……全区累计排查整治风险隐患147条,27条已整改到位,101条纳入长期监测,19条正加速整改。

“报告,模拟堤坝管涌!”“抢险队立即封堵,转移组引导群众撤离!”8月15日,崆峒水库边,一场防汛应急演练紧张上演。抢险队伍迅速集结,沙袋搬运、堤坝加固、模拟救援一气呵成。这样的实战化演练,全区已开展93场,4000余人次参与。

“一村一案”“一灾一练”的背后,是坚实的物资与力量储备。2025年新采购的1.2万件橡皮艇、救生圈等物资已交付,全区累计储备应急物资196类11.3万件,其中防汛类达9.1万件;与企业签订的《应急救援协议书》,落实了96台重型机械,26台挖掘机、31台装载机随时待命。

从科技监测的“千里眼”到责任落实的“紧绷弦”,从隐患排查的“细致活”到应急准备的“组合拳”,崆峒区正以全方位的防汛举措,将安全防线织得更密更牢。雨势虽急,民心安稳——这里的每一项措施,都在书写着“守护一方平安”的承诺。(记者 胥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