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缓解入春旱情
记者从市气象局获悉,气象部门紧抓有利时机,省市县联动,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全市大范围出现明显降水,有效缓解了旱情。
入春以来,平凉多地因气温持续偏高、降水显著偏少、大风沙尘天气异常偏多等不利因素,出现不同程度气象干旱,对农业生产和人畜用水造成不利影响。
5月21日至22日,受高原槽和冷空气共同影响,全市迎来今年入春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强的降水天气过程。全市87个乡镇177个观测站出现降水,其中大雨4站,中雨91站,小雨82站。泾川、灵台、庄浪、崇信等地出现今年入春以来第一场透雨,前期旱情发展得到一定缓和。
降水过程前期,全市气象部门加强组织领导,依据天气形势分析和最新预报结论,提前24小时制定发布人工增雨作业计划,组织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强化属地责任,提前做好作业人员、装备等准备保障工作。降水过程,根据天气形势变化,严格按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规范,分区域、分批次有序开展人工增雨作业108点次。同时,协调省人影办增雨飞机起飞,对我市实施飞机增雨作业,作业范围覆盖全市所有县(市、区)。
针对本次干旱情况的发生发展,市气象局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密切关注旱情发展态势,积极主动作为。于4月18日、5月8日、5月18日组织业务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作物长势和农田耕作层墒情调查,并及时向地方党委政府制作报送《农业气象服务专报》,提出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生产建议和意见,为政府部门抗旱减灾提供决策依据。
(记者 : 胥富春 编辑:任静 编审:刘英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