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平凉要闻

“后大会时代”平凉文旅有多热?

  • 时间:2025-08-05 09:55
  • 来源:平凉市融媒体中心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崆峒杯”全国传统武术邀请赛暨2025崆峒武术大会的刀光剑影虽已收锋,平凉大地的文旅脉搏却愈发澎湃。暑气蒸腾的平凉,到处都挤满了远道而来的身影,比往年盛夏不知添了多少生动热闹,后大会时代的热浪才刚开场。

一个地方要发展好文旅,就是要让游客来。大会的举办,广泛、持久而深入地宣传,让天南地北的游客都来了。来了,就要想好如何留住客人,如何让他们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只有这样,平凉文旅人流大循环才会流转起来,为日后平凉文旅的进一步发展积攒口碑和人气。

平凉留住游客的密码,藏在情感锁定与康养体验中。平凉制定“崆峒论剑—泾川温泉—皇甫谧针灸”等多条康养线路,将武术IP生活化,让侠客梦照进现实;深化康养体验,疗愈身心,构建情感依赖,将千年温热的文脉化作游客魂牵梦萦的故乡。

崆峒古镇打造了沉浸式的武侠世界。通往“崆峒武术擂台”的路上,NPC扮演的侠客与游客实时互动,留下太多开心的笑语欢声。许多人虽明知巅峰较量已落幕,却仍要在擂台上站稳脚步,煞有介事地摆开架势模仿招式,“让我也照一张侠客照”的叫嚷声此起彼伏。“快看,我也算摸到武林大会的门槛啦!”来自重庆的李志朋努力挺直腰板,向同伴展示自己的“架势”,引来一片会心笑语。孩子们纷纷涌上擂台,小手握着玩具刀剑,一个个额头沁汗,在“侠客”的带领下咿呀喊招,那“嘿嘿哈哈”的稚嫩吼声虽无章法,却让台下忙着拍照的爸爸妈妈笑弯了眉眼。

美食街上,熙攘程度比大会期间更盛。人声鼎沸处,油糕、洋芋搅团的诱人香气在热浪中弥漫蒸腾,摊主们的吆喝声、食客的呼朋引伴声交织成欢乐的声浪。崆峒文创展馆人头攒动,游客们饶有兴致地驻足在展柜前,指尖隔着玻璃描摹着精巧的平凉剪纸、古朴的庄浪毛笔和生动憨拙的崆峒泥塑,看到喜欢的小物件便毫不犹豫地打包带走。   

崆峒山自是武侠迷最钟意的所在。一位身着白衣长衫的老者立于一颗古松下,气息沉静,专注凝练着一套舒展圆融的太极推手,衣袖在山风里微微拂动。这浑然忘我的古韵气场,不期然闯入了附近一位网红主播的手机直播间,引得弹幕一阵“高手在民间”的赞叹。几步之外则是另一番景象,几位妆容精致的年轻女孩穿着“武服”,倚在金庸题写的“崆峒武术 威峙西陲”的石碑,对着手机镜头一遍遍调整着崆峒剑法的起势,试图定格一个最“飒爽”的瞬间。“这是我照过最帅的一张照片,表情帅,姿势帅,身边的风景也很浑厚,特别应景!”来自山东的游客王小添开心地说。山风拂过沟壑密林,裹挟走游人一身的汗水。“平凉不愧是康养之地,夏天这么清凉,做一个平凉人太幸福了!”来自大同的游客赵飞龙赞道。

武术的刚劲、康养的绵长是平凉最迷人的底色。疲惫了整天的筋骨,最后终被泡进了汩汩温泉里去了。泾川橙香瑶池温泉大池热气蒸腾,47℃的天然温泉水像一双温热的手,从脚踝一寸寸包裹至肩颈,爬山练拳积攒的酸胀感被这大地深处的暖意悄然化开,水中笑语不绝。西安游客范小敏惬意舒展身体,感受着热水深入肌理的熨帖:“爬山练拳浑身像散了架,这热汤一浸啊,那股酸劲儿都化了!”

更深层次的疗愈不止在身体,更在心间。踏进皇甫谧文化园康养馆的大门,一股温热醇厚的艾草馨香扑面而来。馆内深处传来捣药的轻轻闷响,三伏贴问诊台前排起了队,游客们安静地等待着。“三伏天,正是驱寒湿的黄金期,我相信皇甫谧故里的三伏贴疗效最好。”来自长武县的李龙说。此时,药剂师正将深褐色的药膏熟练地摊在特制药贴上,散发着微辛的味道,当那温热的一贴稳稳贴在身体穴位上,每个人都感觉到了来自身心的温暖。这小小一贴里裹着的,不单是驱寒祛湿的药力,更是对先贤智慧的朴素信赖。

此刻的平凉,青山不墨自成画卷,绿水无弦自有清音。当游客带着来自“皇甫谧故里”的药贴,来自“武术之乡”的侠客照和文创产品离开,平凉的“武侠热”与“康养情”早已超越短暂的体验,升华为一种可携带的生活方式与情感记忆。积蓄了几千年的文化底蕴,是一座城市的根基和底气,也是后大会时代可以长期延续城市热度的关键。

积蓄底蕴,蓄势待发,平凉,正用万般豪情续写“流量转留量”的文旅新章。

(记者 :齐荣     编辑:任静 编审:刘英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后大会时代”平凉文旅有多热?
时间:2025-08-05 09:55

“崆峒杯”全国传统武术邀请赛暨2025崆峒武术大会的刀光剑影虽已收锋,平凉大地的文旅脉搏却愈发澎湃。暑气蒸腾的平凉,到处都挤满了远道而来的身影,比往年盛夏不知添了多少生动热闹,后大会时代的热浪才刚开场。

一个地方要发展好文旅,就是要让游客来。大会的举办,广泛、持久而深入地宣传,让天南地北的游客都来了。来了,就要想好如何留住客人,如何让他们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只有这样,平凉文旅人流大循环才会流转起来,为日后平凉文旅的进一步发展积攒口碑和人气。

平凉留住游客的密码,藏在情感锁定与康养体验中。平凉制定“崆峒论剑—泾川温泉—皇甫谧针灸”等多条康养线路,将武术IP生活化,让侠客梦照进现实;深化康养体验,疗愈身心,构建情感依赖,将千年温热的文脉化作游客魂牵梦萦的故乡。

崆峒古镇打造了沉浸式的武侠世界。通往“崆峒武术擂台”的路上,NPC扮演的侠客与游客实时互动,留下太多开心的笑语欢声。许多人虽明知巅峰较量已落幕,却仍要在擂台上站稳脚步,煞有介事地摆开架势模仿招式,“让我也照一张侠客照”的叫嚷声此起彼伏。“快看,我也算摸到武林大会的门槛啦!”来自重庆的李志朋努力挺直腰板,向同伴展示自己的“架势”,引来一片会心笑语。孩子们纷纷涌上擂台,小手握着玩具刀剑,一个个额头沁汗,在“侠客”的带领下咿呀喊招,那“嘿嘿哈哈”的稚嫩吼声虽无章法,却让台下忙着拍照的爸爸妈妈笑弯了眉眼。

美食街上,熙攘程度比大会期间更盛。人声鼎沸处,油糕、洋芋搅团的诱人香气在热浪中弥漫蒸腾,摊主们的吆喝声、食客的呼朋引伴声交织成欢乐的声浪。崆峒文创展馆人头攒动,游客们饶有兴致地驻足在展柜前,指尖隔着玻璃描摹着精巧的平凉剪纸、古朴的庄浪毛笔和生动憨拙的崆峒泥塑,看到喜欢的小物件便毫不犹豫地打包带走。   

崆峒山自是武侠迷最钟意的所在。一位身着白衣长衫的老者立于一颗古松下,气息沉静,专注凝练着一套舒展圆融的太极推手,衣袖在山风里微微拂动。这浑然忘我的古韵气场,不期然闯入了附近一位网红主播的手机直播间,引得弹幕一阵“高手在民间”的赞叹。几步之外则是另一番景象,几位妆容精致的年轻女孩穿着“武服”,倚在金庸题写的“崆峒武术 威峙西陲”的石碑,对着手机镜头一遍遍调整着崆峒剑法的起势,试图定格一个最“飒爽”的瞬间。“这是我照过最帅的一张照片,表情帅,姿势帅,身边的风景也很浑厚,特别应景!”来自山东的游客王小添开心地说。山风拂过沟壑密林,裹挟走游人一身的汗水。“平凉不愧是康养之地,夏天这么清凉,做一个平凉人太幸福了!”来自大同的游客赵飞龙赞道。

武术的刚劲、康养的绵长是平凉最迷人的底色。疲惫了整天的筋骨,最后终被泡进了汩汩温泉里去了。泾川橙香瑶池温泉大池热气蒸腾,47℃的天然温泉水像一双温热的手,从脚踝一寸寸包裹至肩颈,爬山练拳积攒的酸胀感被这大地深处的暖意悄然化开,水中笑语不绝。西安游客范小敏惬意舒展身体,感受着热水深入肌理的熨帖:“爬山练拳浑身像散了架,这热汤一浸啊,那股酸劲儿都化了!”

更深层次的疗愈不止在身体,更在心间。踏进皇甫谧文化园康养馆的大门,一股温热醇厚的艾草馨香扑面而来。馆内深处传来捣药的轻轻闷响,三伏贴问诊台前排起了队,游客们安静地等待着。“三伏天,正是驱寒湿的黄金期,我相信皇甫谧故里的三伏贴疗效最好。”来自长武县的李龙说。此时,药剂师正将深褐色的药膏熟练地摊在特制药贴上,散发着微辛的味道,当那温热的一贴稳稳贴在身体穴位上,每个人都感觉到了来自身心的温暖。这小小一贴里裹着的,不单是驱寒祛湿的药力,更是对先贤智慧的朴素信赖。

此刻的平凉,青山不墨自成画卷,绿水无弦自有清音。当游客带着来自“皇甫谧故里”的药贴,来自“武术之乡”的侠客照和文创产品离开,平凉的“武侠热”与“康养情”早已超越短暂的体验,升华为一种可携带的生活方式与情感记忆。积蓄了几千年的文化底蕴,是一座城市的根基和底气,也是后大会时代可以长期延续城市热度的关键。

积蓄底蕴,蓄势待发,平凉,正用万般豪情续写“流量转留量”的文旅新章。

(记者 :齐荣     编辑:任静 编审:刘英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