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筑牢防汛安全堤
入汛以来,灵台县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以“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政治自觉,多措并举,为全县群众筑牢了一道坚实的防汛减灾“安全堤”。
灵台县将防汛减灾工作与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严格践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要求。县委、县政府建立县级领导及县直部门联系包保乡镇责任制,明确防汛减灾“四级包抓”责任人名单。县应急管理局更新领导干部包抓机制,2次督查各乡镇及涉灾部门,推动预案编制、应急演练等工作落地,确保责任压实到每个重点部位、关键环节。
紧盯汛期安全关键领域,对52户涉河涉沟生产经营单位排查整治隐患28条,督促施工单位科学安排工期工序;动态更新地质灾害、山洪灾害等“六张风险清单”,摸排出93个自然灾害风险区,涉及465户1373人,落实86处安置地点。城市内涝治理成效显著,投资2.16亿元改造老城区16条10.7公里老旧排水管网,城区排洪能力大幅提升。
县应急、气象、自然资源、水务等部门协同发力,落实“1263”精细化叫应叫醒机制,借助气象雷达、雨量水位监测站及地质灾害隐患监测点,实时捕捉灾害性天气动态,累计发布雷电、暴雨、冰雹等预警信息20期,对外来施工人员、游客等建立“点对点”预警机制,明确责任人及联系方式,确保“预警-叫应-反馈-转移”闭环高效运行,预警覆盖不漏一户一人。
争取省级专项资金192万元建成县级应急指挥中心,搭建370MHz信号基站2座,配备双模终端、卫星电话、北斗终端等装备,组织操作培训夯实救援基础。各乡镇按“一村一案”“一灾一练”开展防汛和地质灾害应急演练33场次,实现乡镇及重点村全覆盖;各部门聚焦矿山、危化品、建筑施工等领域开展演练69场次,有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汛期以来,全县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和险情巡查、灾情速报制度,确保紧急情况第一时间响应。
举办应急管理干部能力提升、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培训班各1期,培训领导干部、网格员、企业员工等200余人次。利用电视台、门户网站、公交设施等平台开展宣传,组织防灾减灾知识“五进”活动75场次,从业人员培训217场次,普及7.5万余人,发放资料1万余份,推送信息2000余条,让“4必走,3不回”避险口诀家喻户晓,切实提升群众自救能力。
从责任压实到隐患整治,从预警监测到应急准备,再到宣传普及,灵台县以扎实举措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防汛减灾体系,为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了一道安全堤坝。
(记者 :胥富春 编辑:任静 编审:刘英娜)
上一篇: 崆峒区:多举措护航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下一篇: 机械轰鸣施工忙 建设一线干劲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