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平凉要闻

高标定位谋新篇——崇信县发展平凉红牛产业观察

  • 时间:2025-02-24 15:29
  • 来源:平凉市融媒体中心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崇信县紧紧围绕全市建设“陇东百万头红牛标准化养殖基地”以及“平凉红牛养殖代表全市最高水平”的目标定位,全力推动平凉红牛产业链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书写了红牛产业发展的崭新篇章。

崇信红牛产业开发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产业发展的“领头雁”,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龙头引领作用。公司成立于2017年10月,是县农投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如今资产总额已达1.01亿元。在养殖布局上,公司先后在锦屏镇、黄寨镇精心建办了3处规模化养殖基地,目前存栏平凉红牛1300余头。

为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公司积极拓展业务领域,先后注册成立了崇信县能繁母牛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崇信宏牛餐饮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和崇信县德真宏牛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创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依托屠宰深加工企业,成功开发出20余种平凉红牛高档牛肉产品。在线上,通过农特产品微商城,将优质的牛肉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让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都能品尝到崇信红牛的美味;在线下,公司精心打造平凉红牛中央厨房,推出了独具特色的红牛火锅、红牛宴等系列美食。

2023年,公司投资2500万元实施崇信县肉牛育种创新能力提升建设项目。在锦屏镇马沟村(塬子),一座占地89亩的肉牛育种场拔地而起。新建的11座双列式钢结构牛棚整齐排列,配套建设的饲草料加工及粪污处理设施、业务用房、实验室、消毒室等一应俱全。公司购置了养殖、饲草料加工、粪污处理、实验室等相关仪器设备31台(套)批,为科学养殖和育种提供了有力保障。如今,该育种场已取得显著成效,目前饲养平凉红牛育种群550头,后备母牛群300头。据公司总经理李晓东介绍,红牛公司每年能够产出平凉红牛犊500头。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为保护平凉红牛种质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国内先进的高效饲喂技术,提高了肉牛良种生产性能,实现了资源优势向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转化。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崇信县各乡镇的养殖项目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黄寨镇白新庄村肉牛生态养殖场便是其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这个占地183亩、概算总投资2700万元的重点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投资1200万元,已建成11栋牛棚,配套修建了饲草棚、堆粪场等设施,目前养殖肉牛2000头。走进养殖场,宽敞明亮的牛棚里,一头头红牛膘肥体壮,哞哞叫声此起彼伏。饲养员们穿梭其中,精心照料着这些“宝贝”。二期计划修建10栋牛棚,于今年3月开工建设,8月即可建成投用。养殖场由招商引进的振兴生态牧业有限公司与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联合经营,据白新庄村党支部书记位兴旺介绍,项目建成后养牛规模可达5000头,预计年收入1500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增收100万元以上。同时,吸收35名群众就近务工,人均年增收4.2万元。

通过红牛产业的延链补链,当地还带动建成了肉牛分割厂、熟食加工厂、饲草加工厂、红牛体验中心4家链上企业。这些企业相互协作,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培育了“芮和香”“陇信和”牛肉、“陇东宝”有机肥、“黄寨塬”小杂粮等特色品牌,开办了线上线下直营体验店5家,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在红牛体验中心,游客们可以了解到红牛的养殖过程、品尝到美味的牛肉制品,还能购买到特色的农产品,实现了从养殖到销售的一站式服务。

为了确保红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崇信县在政策扶持和服务保障方面下足了功夫。县财政每年列支2000万元,按照“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从产犊补母、基础设施配套、饲草种植加工等方面对养殖户给予重点扶持。这一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养殖户的积极性,许多养殖户纷纷扩大养殖规模。

崇信县不断强化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持续推行“红牛活体抵押贷”“红牛超市”等融资项目。2025年计划发放红牛活体抵押贷款50户1000万元,有效解决养牛户产业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在服务保障上,建立健全防疫检疫监管体系。依托乡镇畜牧站和村级防疫员,全面落实动物防疫、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综合措施。持续加强养殖投入品监管和养殖场(区)监督检查力度,加大产品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力度,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全方位保障畜牧产业的安全稳定发展。

崇信县畜牧兽医中心副主任尚涛说,2025年,崇信县共谋划产业链重点项目21项,总投资4.06亿元,其中新建17项,前期项目4项,一季度拟开工项目13项,占全年任务61.9%。

如今,崇信县的红牛产业正蓬勃发展,从养殖到加工,从销售到品牌建设,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而富有活力的产业链条。崇信县通过不断探索创新,让红牛产业这张名片更加闪亮,更多群众享受到了红牛产业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

  (记者 :  胥富春  编辑:任静 编审:刘英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高标定位谋新篇——崇信县发展平凉红牛产业观察
时间:2025-02-24 15:29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崇信县紧紧围绕全市建设“陇东百万头红牛标准化养殖基地”以及“平凉红牛养殖代表全市最高水平”的目标定位,全力推动平凉红牛产业链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书写了红牛产业发展的崭新篇章。

崇信红牛产业开发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产业发展的“领头雁”,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龙头引领作用。公司成立于2017年10月,是县农投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如今资产总额已达1.01亿元。在养殖布局上,公司先后在锦屏镇、黄寨镇精心建办了3处规模化养殖基地,目前存栏平凉红牛1300余头。

为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公司积极拓展业务领域,先后注册成立了崇信县能繁母牛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崇信宏牛餐饮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和崇信县德真宏牛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创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依托屠宰深加工企业,成功开发出20余种平凉红牛高档牛肉产品。在线上,通过农特产品微商城,将优质的牛肉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让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都能品尝到崇信红牛的美味;在线下,公司精心打造平凉红牛中央厨房,推出了独具特色的红牛火锅、红牛宴等系列美食。

2023年,公司投资2500万元实施崇信县肉牛育种创新能力提升建设项目。在锦屏镇马沟村(塬子),一座占地89亩的肉牛育种场拔地而起。新建的11座双列式钢结构牛棚整齐排列,配套建设的饲草料加工及粪污处理设施、业务用房、实验室、消毒室等一应俱全。公司购置了养殖、饲草料加工、粪污处理、实验室等相关仪器设备31台(套)批,为科学养殖和育种提供了有力保障。如今,该育种场已取得显著成效,目前饲养平凉红牛育种群550头,后备母牛群300头。据公司总经理李晓东介绍,红牛公司每年能够产出平凉红牛犊500头。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为保护平凉红牛种质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国内先进的高效饲喂技术,提高了肉牛良种生产性能,实现了资源优势向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转化。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崇信县各乡镇的养殖项目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黄寨镇白新庄村肉牛生态养殖场便是其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这个占地183亩、概算总投资2700万元的重点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投资1200万元,已建成11栋牛棚,配套修建了饲草棚、堆粪场等设施,目前养殖肉牛2000头。走进养殖场,宽敞明亮的牛棚里,一头头红牛膘肥体壮,哞哞叫声此起彼伏。饲养员们穿梭其中,精心照料着这些“宝贝”。二期计划修建10栋牛棚,于今年3月开工建设,8月即可建成投用。养殖场由招商引进的振兴生态牧业有限公司与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联合经营,据白新庄村党支部书记位兴旺介绍,项目建成后养牛规模可达5000头,预计年收入1500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增收100万元以上。同时,吸收35名群众就近务工,人均年增收4.2万元。

通过红牛产业的延链补链,当地还带动建成了肉牛分割厂、熟食加工厂、饲草加工厂、红牛体验中心4家链上企业。这些企业相互协作,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培育了“芮和香”“陇信和”牛肉、“陇东宝”有机肥、“黄寨塬”小杂粮等特色品牌,开办了线上线下直营体验店5家,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在红牛体验中心,游客们可以了解到红牛的养殖过程、品尝到美味的牛肉制品,还能购买到特色的农产品,实现了从养殖到销售的一站式服务。

为了确保红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崇信县在政策扶持和服务保障方面下足了功夫。县财政每年列支2000万元,按照“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从产犊补母、基础设施配套、饲草种植加工等方面对养殖户给予重点扶持。这一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养殖户的积极性,许多养殖户纷纷扩大养殖规模。

崇信县不断强化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持续推行“红牛活体抵押贷”“红牛超市”等融资项目。2025年计划发放红牛活体抵押贷款50户1000万元,有效解决养牛户产业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在服务保障上,建立健全防疫检疫监管体系。依托乡镇畜牧站和村级防疫员,全面落实动物防疫、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综合措施。持续加强养殖投入品监管和养殖场(区)监督检查力度,加大产品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力度,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全方位保障畜牧产业的安全稳定发展。

崇信县畜牧兽医中心副主任尚涛说,2025年,崇信县共谋划产业链重点项目21项,总投资4.06亿元,其中新建17项,前期项目4项,一季度拟开工项目13项,占全年任务61.9%。

如今,崇信县的红牛产业正蓬勃发展,从养殖到加工,从销售到品牌建设,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而富有活力的产业链条。崇信县通过不断探索创新,让红牛产业这张名片更加闪亮,更多群众享受到了红牛产业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

  (记者 :  胥富春  编辑:任静 编审:刘英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