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平凉要闻

庄 浪:致富基地药材香

  • 时间:2025-03-20 10:44
  • 来源:平凉市融媒体中心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春日的庄浪大地,泥土的芬芳裹挟着药香扑面而来。在杨河乡张沟村的梯田上,银色的地膜如鳞片般铺展,村民们弯腰忙碌着。这幅充满生机的“春耕图”中,中药材产业正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新支点。

清晨,张安余和工人们一起来到自家育苗田里。随着锄头起落,一株株党参苗根须完整地脱离泥土,铺满一地。

“自己育的苗木,根须粗壮,成活率高,更重要的是比外地购买的成本低。”他粗糙的指尖捻着白色的根茎,眼里闪着自豪。

去年,张安余培育了12亩党参苗木,现在不仅能满足自家200多亩育苗田的种植需求,还能给周边村民提供苗木。

“像这么大的苗子,一亩地需要30公斤。”张安余将刚刚挖出的党参苗木进行称重分装,并进行详细记录。

在中药材种植基地,覆膜机隆隆驶过,群众在覆好膜的地块上紧锣密鼓地栽植药材。杨河乡党委副书记刘娟踩着沾满泥土的胶鞋穿行田间:“我们正在构建‘种加销’全产业链。”

不远处的张沟村中药材初加工基地,同步进行着中药材晾晒、烘干和储藏等初级加工。

“今年,杨河乡投资300万元,实施中药材晾晒交易中心建设项目,将形成与种植基地相配套的完整生产链。目前,全乡5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已开始覆膜,中药材晾晒交易中心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刘娟说。

近年来,庄浪县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实际情况,将中药材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之一。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基地示范、商业带动以及技术指导等多方面措施,推动中药材产业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为群众增收致富打开了新路子。

据了解,今年,庄浪县坚持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专业化加工一体推进,新建南开丹参种苗驯化保育基地,扩建韩店关山马麝驯养繁殖基地,打造千亩中药材种植基地7个,带动种植中药材4.5万亩。

(记者 : 赵军宝 柳宾宾  编辑:任静 编审:刘英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庄 浪:致富基地药材香
时间:2025-03-20 10:44

春日的庄浪大地,泥土的芬芳裹挟着药香扑面而来。在杨河乡张沟村的梯田上,银色的地膜如鳞片般铺展,村民们弯腰忙碌着。这幅充满生机的“春耕图”中,中药材产业正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新支点。

清晨,张安余和工人们一起来到自家育苗田里。随着锄头起落,一株株党参苗根须完整地脱离泥土,铺满一地。

“自己育的苗木,根须粗壮,成活率高,更重要的是比外地购买的成本低。”他粗糙的指尖捻着白色的根茎,眼里闪着自豪。

去年,张安余培育了12亩党参苗木,现在不仅能满足自家200多亩育苗田的种植需求,还能给周边村民提供苗木。

“像这么大的苗子,一亩地需要30公斤。”张安余将刚刚挖出的党参苗木进行称重分装,并进行详细记录。

在中药材种植基地,覆膜机隆隆驶过,群众在覆好膜的地块上紧锣密鼓地栽植药材。杨河乡党委副书记刘娟踩着沾满泥土的胶鞋穿行田间:“我们正在构建‘种加销’全产业链。”

不远处的张沟村中药材初加工基地,同步进行着中药材晾晒、烘干和储藏等初级加工。

“今年,杨河乡投资300万元,实施中药材晾晒交易中心建设项目,将形成与种植基地相配套的完整生产链。目前,全乡5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已开始覆膜,中药材晾晒交易中心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刘娟说。

近年来,庄浪县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实际情况,将中药材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之一。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基地示范、商业带动以及技术指导等多方面措施,推动中药材产业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为群众增收致富打开了新路子。

据了解,今年,庄浪县坚持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专业化加工一体推进,新建南开丹参种苗驯化保育基地,扩建韩店关山马麝驯养繁殖基地,打造千亩中药材种植基地7个,带动种植中药材4.5万亩。

(记者 : 赵军宝 柳宾宾  编辑:任静 编审:刘英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