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平凉要闻

泾川:设施蔬菜“拔节长”

  • 时间:2025-04-25 11:44
  • 来源:平凉市融媒体中心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春日的泾川县玉都镇下坳村,机器轰鸣声与工人忙碌身影交织,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奋战正酣的产业建设图景。

走进施工现场,工人们穿梭在钢架之间,金属碰撞声此起彼伏。施工人员刘师傅戴着安全帽,一边熟练地拧紧螺丝,一边介绍道:“这几天天气晴好,我们抢抓工期,每天早上六点就开工了。现在每座大棚的拱杆搭建都是标准化操作,不仅速度快,质量也有保障!”放眼望去,成片的钢架大棚拱杆已整齐排列,在阳光下泛着银灰色的金属光泽,如同等待检阅的钢铁方阵。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300座拱杆搭建和供水管网铺设,3眼高原深井和3座蓄水池也已基本完工,这意味着三期项目建设进度已过80%!”玉都镇行政执法大队副队长郭效源满脸兴奋,他翻开施工日志介绍,“为了确保项目按时完工,我们全天候跟踪作业,要求施工团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极力克服天气多变等困难,采取交叉作业、分段施工的方式,调配了200余名技术工人和10余台机械设备,全力推进建设。”

据悉,玉都镇下坳村设施蔬菜园三期及配套设施总投资1622万元,流转土地422.7亩,新建标准钢架大棚343座。

“看着大棚一天天建起来,我心里特别激动!”当地种植户李大姐对园区三期项目充满期待。“我家种了4个大棚的辣椒,去年收入超6万元,过去就靠着合作社的技术指导、提供的销售渠道,收入一年比一年好。现在园区要扩大建设,以后肯定能带动更多人一起致富,我们跟着干,心里更有底了!听说以后还会引进智能温控设备,种菜更省心省力了,种出的蔬菜品质也会更好,我们的好日子更有盼头了!”

近年来,玉都镇将设施蔬菜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头戏”,着力构建“育苗-种植-销售-增值”四维一体服务体系,下坳村设施蔬菜园区三期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擦亮“玉都蔬菜”的金字招牌,带动周边300余户农户在家门口搭上“致富快车”。

(记者 : 赵啸林 史红玉  编辑:任静 编审:刘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泾川:设施蔬菜“拔节长”
时间:2025-04-25 11:44

春日的泾川县玉都镇下坳村,机器轰鸣声与工人忙碌身影交织,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奋战正酣的产业建设图景。

走进施工现场,工人们穿梭在钢架之间,金属碰撞声此起彼伏。施工人员刘师傅戴着安全帽,一边熟练地拧紧螺丝,一边介绍道:“这几天天气晴好,我们抢抓工期,每天早上六点就开工了。现在每座大棚的拱杆搭建都是标准化操作,不仅速度快,质量也有保障!”放眼望去,成片的钢架大棚拱杆已整齐排列,在阳光下泛着银灰色的金属光泽,如同等待检阅的钢铁方阵。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300座拱杆搭建和供水管网铺设,3眼高原深井和3座蓄水池也已基本完工,这意味着三期项目建设进度已过80%!”玉都镇行政执法大队副队长郭效源满脸兴奋,他翻开施工日志介绍,“为了确保项目按时完工,我们全天候跟踪作业,要求施工团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极力克服天气多变等困难,采取交叉作业、分段施工的方式,调配了200余名技术工人和10余台机械设备,全力推进建设。”

据悉,玉都镇下坳村设施蔬菜园三期及配套设施总投资1622万元,流转土地422.7亩,新建标准钢架大棚343座。

“看着大棚一天天建起来,我心里特别激动!”当地种植户李大姐对园区三期项目充满期待。“我家种了4个大棚的辣椒,去年收入超6万元,过去就靠着合作社的技术指导、提供的销售渠道,收入一年比一年好。现在园区要扩大建设,以后肯定能带动更多人一起致富,我们跟着干,心里更有底了!听说以后还会引进智能温控设备,种菜更省心省力了,种出的蔬菜品质也会更好,我们的好日子更有盼头了!”

近年来,玉都镇将设施蔬菜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头戏”,着力构建“育苗-种植-销售-增值”四维一体服务体系,下坳村设施蔬菜园区三期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擦亮“玉都蔬菜”的金字招牌,带动周边300余户农户在家门口搭上“致富快车”。

(记者 : 赵啸林 史红玉  编辑:任静 编审:刘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