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平凉要闻

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 聚力打造西北文旅康养融合先行区

  • 时间:2025-04-22 09:56
  • 来源:平凉市融媒体中心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三抓三促”行动是推动干部作风转变、能力增强和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抓手。近年来,崆峒区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作出的“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加强整体开发利用,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支柱产业”的重要指示要求,聚焦打造西北文旅康养融合先行区,以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全力推进“六大工程”建设,初步构建了“三区一带一核心”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布局,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抓骨干景区提升,增强文旅产业发展带动力。充分发挥崆峒山景区龙头带动作用,积极参与景区总体规划编制和开发建设,推动景区功能设施提档升级、旅游服务提质提优。做足做好“山下文章”,2500亩文旅康养产业用地置换破题开局,柳湖公园、宝塔公园等实现改造升级,龙隐寺湿地公园、崆峒不夜城等文旅项目建成投用,崆峒山居·文旅康养产业园项目全面推进,与陕西白鹿仓集团合作的“天下崆峒文旅综合体”项目即将落地。积极推进海寨沟景区开发,高速公路ETC开口子工程建成通车,温泉康养馆建成运营,集生态观光、冰雪运动、温泉养生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活力迸发。

抓多元文化赋能,增强文旅产业发展软实力。深入实施崆峒文化解码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深度挖掘道源、民俗、养生和崆峒武术、崆峒笑谈等文化内涵,设计推出泥塑、剪纸等文创产品25类,新增省、市级“非遗”项目13项,院线电影《尘埃飞扬》完成拍摄,体育舞蹈锦标赛、冰雪文化旅游节等系列活动成功举办,陕北民歌平凉行群星演唱会、安万秦腔惠民演出等文化活动线上线下好评不断,2025崆峒半程马拉松赛事即将如期举办。精心打造世纪花园“美食一条街”、四中巷子等一批特色街区,全方位打响了“平凉红牛宴”“崆峒养生宴”等美食品牌,美食赋能文旅康养的效应更加显现。

抓基础设施配套,增强文旅产业发展承载力。加快构建互联互通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平凉机场预可研获批,机场高速公路在全省中东通道项目中率先启动,平庆铁路建设加快推进,宝中铁路二线扩能改造即将开工,定平铁路、平凉火车站站城一体化项目前期取得突破,“西安—平凉‘丝路崆峒’号银发旅游专列”即将开通。系统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城市更新行动,崆峒大道、泾河大道完成海绵化改造,新建改造城市道路75条,改造提升背街小巷20公里,建成投用公园游园46个,中心城区海绵城市达标面积达到65%,城市功能品质全面提升,成功入选首批中国美丽城市典范。

抓和美乡村串联,增强文旅产业发展聚合力。深度挖掘农耕文化、田园风光等乡村旅游资源,成功打造了和美麻武生态康养综合体、虎山夜月农旅融合综合体等一批乡村旅游综合体,创建崆峒西沟、上杨小岔等5个省级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和麻武月明、花所寺沟等5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上杨乡被文旅部评为“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白庙乡贾洼村入围全国2023“和美乡村百佳范例”。全面推进“一带三线多点”和美乡村建设,建成省市级和美乡村9个、乡村建设示范村68个,乡村旅游与和美乡村建设互促共融。

抓品牌营销塑形,增强文旅产业发展影响力。创新“云端+线下”宣传推介模式,加大与各大网络平台的宣推合作,邀请中省主流媒体来崆开展采风踩线,央视“梨园闯关我挂帅”节目组完成前期拍摄踩点,省广电总台崆峒专题纪录片即将开拍,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塑造了崆峒文旅形象和服务品牌。精心举办“和美乡村绣崆峒”乡村文化旅游节等文旅推介活动,“环西部火车游·崆峒号”专列引客增流效果凸显,“百姓狂欢节·秦腔嘉年华”燃爆全网,崆峒山、海寨沟等被央视报道,“问道崆峒·康养平凉”品牌更加响亮。

抓旅游消费提振,增强文旅产业发展新活力。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扩大消费政策措施,组织开展“乐购平凉·百店联动”等系列促销活动,全面激发了商场超市、餐饮住宿、汽车家电等领域消费潜力。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商圈经济、路衍经济,探索开发夜游崆峒、夜间演艺、夜话崆峒等消费产品,打造了一批旅游消费集聚区、旅游休闲街区和24小时生活圈,带动催生了新的消费热点。2025年一季度,全区接待游客261.2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花费12.89亿元,人均消费719元,分别同比增长23.8%、25.3%、20%。(作者系市委常委、崆峒区委书记 刘国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 聚力打造西北文旅康养融合先行区
时间:2025-04-22 09:56

“三抓三促”行动是推动干部作风转变、能力增强和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抓手。近年来,崆峒区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作出的“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加强整体开发利用,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支柱产业”的重要指示要求,聚焦打造西北文旅康养融合先行区,以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全力推进“六大工程”建设,初步构建了“三区一带一核心”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布局,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抓骨干景区提升,增强文旅产业发展带动力。充分发挥崆峒山景区龙头带动作用,积极参与景区总体规划编制和开发建设,推动景区功能设施提档升级、旅游服务提质提优。做足做好“山下文章”,2500亩文旅康养产业用地置换破题开局,柳湖公园、宝塔公园等实现改造升级,龙隐寺湿地公园、崆峒不夜城等文旅项目建成投用,崆峒山居·文旅康养产业园项目全面推进,与陕西白鹿仓集团合作的“天下崆峒文旅综合体”项目即将落地。积极推进海寨沟景区开发,高速公路ETC开口子工程建成通车,温泉康养馆建成运营,集生态观光、冰雪运动、温泉养生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活力迸发。

抓多元文化赋能,增强文旅产业发展软实力。深入实施崆峒文化解码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深度挖掘道源、民俗、养生和崆峒武术、崆峒笑谈等文化内涵,设计推出泥塑、剪纸等文创产品25类,新增省、市级“非遗”项目13项,院线电影《尘埃飞扬》完成拍摄,体育舞蹈锦标赛、冰雪文化旅游节等系列活动成功举办,陕北民歌平凉行群星演唱会、安万秦腔惠民演出等文化活动线上线下好评不断,2025崆峒半程马拉松赛事即将如期举办。精心打造世纪花园“美食一条街”、四中巷子等一批特色街区,全方位打响了“平凉红牛宴”“崆峒养生宴”等美食品牌,美食赋能文旅康养的效应更加显现。

抓基础设施配套,增强文旅产业发展承载力。加快构建互联互通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平凉机场预可研获批,机场高速公路在全省中东通道项目中率先启动,平庆铁路建设加快推进,宝中铁路二线扩能改造即将开工,定平铁路、平凉火车站站城一体化项目前期取得突破,“西安—平凉‘丝路崆峒’号银发旅游专列”即将开通。系统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城市更新行动,崆峒大道、泾河大道完成海绵化改造,新建改造城市道路75条,改造提升背街小巷20公里,建成投用公园游园46个,中心城区海绵城市达标面积达到65%,城市功能品质全面提升,成功入选首批中国美丽城市典范。

抓和美乡村串联,增强文旅产业发展聚合力。深度挖掘农耕文化、田园风光等乡村旅游资源,成功打造了和美麻武生态康养综合体、虎山夜月农旅融合综合体等一批乡村旅游综合体,创建崆峒西沟、上杨小岔等5个省级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和麻武月明、花所寺沟等5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上杨乡被文旅部评为“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白庙乡贾洼村入围全国2023“和美乡村百佳范例”。全面推进“一带三线多点”和美乡村建设,建成省市级和美乡村9个、乡村建设示范村68个,乡村旅游与和美乡村建设互促共融。

抓品牌营销塑形,增强文旅产业发展影响力。创新“云端+线下”宣传推介模式,加大与各大网络平台的宣推合作,邀请中省主流媒体来崆开展采风踩线,央视“梨园闯关我挂帅”节目组完成前期拍摄踩点,省广电总台崆峒专题纪录片即将开拍,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塑造了崆峒文旅形象和服务品牌。精心举办“和美乡村绣崆峒”乡村文化旅游节等文旅推介活动,“环西部火车游·崆峒号”专列引客增流效果凸显,“百姓狂欢节·秦腔嘉年华”燃爆全网,崆峒山、海寨沟等被央视报道,“问道崆峒·康养平凉”品牌更加响亮。

抓旅游消费提振,增强文旅产业发展新活力。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扩大消费政策措施,组织开展“乐购平凉·百店联动”等系列促销活动,全面激发了商场超市、餐饮住宿、汽车家电等领域消费潜力。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商圈经济、路衍经济,探索开发夜游崆峒、夜间演艺、夜话崆峒等消费产品,打造了一批旅游消费集聚区、旅游休闲街区和24小时生活圈,带动催生了新的消费热点。2025年一季度,全区接待游客261.2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花费12.89亿元,人均消费719元,分别同比增长23.8%、25.3%、20%。(作者系市委常委、崆峒区委书记 刘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