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温情暖平凉
——我市红十字精神绘就为民服务暖心图景
在平凉大地上,有一抹鲜艳的红,穿梭在马拉松赛道的急救点守护跑者安全,走进困难群众家中送去温暖关怀,跃动在数字服务的云端让爱心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这抹红色不仅代表着红十字精神,更是一面为民服务的旗帜。今年以来,市红十字会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以“三救”“三献”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数字赋能为突破,努力改善最易受损群体境况,在助力乡村振兴、守护群众健康、弘扬文明新风等方面交出了一份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精准施策 服务大局显担当
今年5月,在2025崆峒区半程马拉松赛的赛道上,26名身着红十字标志服装的志愿者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分布在赛道各关键点位,为6000余名参赛选手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医疗保障屏障。
“当时,发现一位选手面色苍白、呼吸急促,我们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回忆起赛事当天的情景,红十字志愿者朱源平仍记忆犹新。在发现选手出现中暑症状后,他和队友们迅速采取测量脉搏、补充电解质等措施,整个救治过程专业有序。据统计,赛事期间志愿者们共处理擦伤、扭伤、肌肉拉伤、身体不适等轻微伤情47例,配合处置虚脱、低血糖反应等较重伤情4例,及时转运重症伤员2例,为300余名选手提供了专业的医疗支持。
这场赛事保障工作充分展现了市红十字会的专业素养。“赛前,我们精心筹备,投入专项资金购置急救包、葡萄糖口服液、云南白药气雾剂等必要物资,保障了活动的顺利进行。”市红十字会赈济救护科科长王伟明告诉记者。
今年以来,市红十字会坚持“党政所需、群众所盼、红会所能”的工作定位,将红十字事业与城市发展战略同频共振,以精准服务为支点,撬动产业安全、民生保障、文明创建等多领域协同发展,为区域建设注入了人道动能。
在助力产业发展方面,针对平凉产投集团、甘肃虹光电子公司等重点企业开展应急救护培训,为企业复工复产和安全生产提供保障,助力健康平凉、平安平凉建设。
在服务民生改善上,通过实施“博爱送万家”“天使之旅”等项目,精准帮扶困难群体,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贡献人道力量。
在推动文明城市建设进程中,组织300余名红十字志愿者开展社区服务,将“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播撒在城市的每个角落。
“红十字会立足专业优势,精准对接发展需求,在服务产业发展、保障民生福祉、助力文明创建等方面成效显著,为平凉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重要的人道力量。”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边疆表示:“我们将继续深化服务,在‘三区一城市’建设中展现更大担当。”
数字赋能 创新服务提质效
“以前办理救助要跑好几趟,现在手机上几分钟就能搞定!”近日,市民王女士通过新上线的“平凉市红十字会一体化服务平台”小程序,顺利为患病家人申请到了救助金。这款集12项功能于一体的小程序,标志着我市红十字服务正式迈入“掌上办”时代。
该小程序是市红十字会顺应数字化浪潮的创新之举。“我们的小程序实现了救助申请、爱心捐赠、志愿服务等功能的全面整合。”市红十字会专职副监事长杨海芸告诉记者,该平台不仅能让困难群众在线提交申请,还支持爱心人士一键捐款、志愿者实时报名,市民甚至可以查询附近的AED设备位置和学习急救知识。
今年以来,市红十字会顺应数字化浪潮,以“互联网+人道服务”创新模式,打破传统筹资与服务壁垒,构建起高效透明、群众可及的人道资源汇聚网络。同时,积极探索“互联网+红十字”服务模式,在全省率先打造“红十字会一体化服务平台”,群众通过扫码即可便捷查询红十字知识,线上办理“三救”“三献”等核心业务,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便捷服务。平台上线以来,服务效率显著提升,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数字赋能不仅体现在服务端,更拓展至筹资领域。今年“5·8人道公益日”期间,市红十字会创新网络众筹模式,精心策划“博爱陇原救在身边”“爱心甘肃温暖家庭箱”等公益项目,吸引3000余名爱心人士参与,募集资金5.9万元。所有捐赠信息全程可追溯,项目进展实时公示,确保了公开透明。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人道资源款物筹集909.47万元,应急物资储备3万元。
为保障数字化转型,市红十字会出台《关于加强网络筹资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社会筹资工作促进全市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面向社会公开发布了征集人道公益项目的公告、“护齿暖心”公益项目募捐工作的公告,邀请专业机构开展培训,建立完善线上服务标准。
“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的线上迁移,而是服务流程的再造和升级。”边疆表示:“我们将持续优化平台功能,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数字化带来的便利。”
如今,从救助申请到志愿者管理,从资金募集到信息公开,一套高效便捷的“互联网+人道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在数字化浪潮中,市红十字会正以创新之笔,书写着人道事业的新篇章。
生命至上 守护健康践初心
“感谢红十字会给了我孩子第二次生命!”崆峒区先心病患儿小闫的母亲紧紧握着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手,眼中噙满泪水。
今年6月,在“天使之旅”筛查活动中,我市共有103名儿童接受检查,其中20名符合手术条件的患儿,将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接受进一步检查与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手术治疗,手术费用在合作医疗报销后,剩余部分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按照相关标准予以补助。
这场生命救助行动是市红十字会守护群众健康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市红十字会聚焦最易受损群体,构建起全方位的人道救助体系。
在疾病救助方面,积极开展天使之旅——走进平凉先心病患儿筛查活动,共有92名疑似患儿参加筛查,符合条件的患儿被分批到定点医院接受诊疗;为9名白血病患儿争取彩票公益金资助款38万元,7名先心病患儿落实15万元救助款。
在应急救护领域,完成市红十字会备灾中心仓库项目竣工备案验收,建成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为99个单位(社区)开展137场培训,完成普及性应急救护培训1.3万人,红十字救护员培训5393人。
在灾害救援方面,快速响应西藏定日地震灾情,联合市工商联募集善款6.3万元,及时拨付灾区。
在生命关爱方面,创新开展了一系列特色品牌活动。联合市中心血站启动无偿献血宣传月活动,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在学雷锋日、“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等重要时间节点,联合卫健、妇联等部门开展“三献”知识普及活动;积极选拔、推荐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1名心内科专家赴非洲国家布基纳法索执行1年援外医疗任务,在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彰显平凉担当。
如今,从先心病筛查到急救培训,从灾害救援到日常救助,一张守护群众生命健康的安全网正在平凉大地越织越密。
边疆表示:“将继续完善‘防救结合’的工作机制,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有温度、有力度的人道服务。”
(记者 : 张霞 编辑:任静 编审:刘英娜)
上一篇: 平凉:多措并举加速释放发展活力
下一篇: 庄浪:闲置地焕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