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平凉要闻

静宁:产业向新向优 发展提速提质

  • 时间:2025-07-27 09:02
  • 来源:平凉市融媒体中心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盛夏的静宁,万物竞秀,生机勃发。百万亩果园满目葱茏,产业发展底色足;项目建设现场热火朝天,一派繁忙景象;招商引资小分队奔赴全国各地,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街头巷尾人人争创全国文明县城,聚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魅力静宁……

今年上半年,静宁县坚定不移强县域,紧盯农业优先、工业主导两大发展定位,走出了发展基础更加坚实、产业质效稳步提升、城乡面貌显著改善、发展活力加速释放、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的铿锵步伐,一幅幅活力四射的发展图景正在成纪大地上铺展。

特色产业遍地开花

静宁县立足产业强县发展目标,以聚力打造西部现代精品农业样板区为核心,守牢粮食安全生产、耕地保护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三条底线,做强静宁苹果、平凉红牛、特色蔬菜三大产业,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走进静宁县城川镇智慧果园,园内绿意盎然,一颗颗小果子正在茁壮成长。该智慧园采用“宽行窄株、矮化密植”栽培模式,配合行间绿肥、立架栽培、机械耕作等创新技术,引进优质品种,以有机化、智能化为发展目标,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配套建设智能自动灌溉、土壤监测、气象预警、病虫害及养分监控、电子灭虫等数字化综合服务管理系统,实现了园区生产智能化、管理数字化。

“我们已经培育出了静宁1号、成纪1号,是全县苹果种植的名优品种。我们这个智慧果业科技创新产业园,每年培育优质苗木200万株,利用大数据平台,精准测土配方、水肥一体化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全方位多维度进行苹果品质的提升。”静宁飞天林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健介绍。

静宁县深入实施“品牌培优、园貌转变、技术推广、风险消除、效益提升、集群突破”六大行动,提质创牌做优静宁苹果这张品牌。聚焦产业链潜力空间和薄弱环节,谋划重点项目32项17.49亿元,目前老果园改造、果园防灾减灾、葫芦河流域综合治理及苹果产业发展乡村振兴EOD项目等20项开工建设,完成投资5.68亿元;实施老果园改造2万亩,集中打造威戎镇武家塬、新店乡新店村等500亩以上示范点8个,建成余湾乡王坪村等瑞雪高新示范园7处;组织“线上+线下”技术培训270场次3.2万人次,完成标准化管理80万亩。

围绕创建国家级平凉红牛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深入推进“万千百十”和“九大工程”,谋划畜牧产业重点项目18项5.78亿元,扩群增量做强平凉红牛产业。同时,优化“三线三区”布局,聚焦葫芦河流域现代设施蔬菜产业带建设,谋划实施产业链重点项目6项6224万元,全方位、全链式发展蔬菜产业。

和美乡村夯基提颜

静宁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因地制宜,实施全域和美提升工程,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绘就出一幅幅新时代乡村振兴新图景。

当下,踏入界石铺镇高堡村和美乡村示范村建设现场,新铺设的村庄巷道平坦整洁,精心绘制的农耕文化墙绘色彩鲜亮,与巷道两侧新植的绿植花卉相得益彰。工人们挥汗如雨,正有序推进老年互助院、农村清洁能源示范推广基地建设。

据了解,该项目建设概算总投资683万元,主要规划硬化村内巷道5000平方米,铺设人行步道4800平方米,新修晾晒场3处4600平方米,完成农村清洁能源改造81户,建设420平方米幸福互助院一处,目前已完成全部建设内容的80%。

“今年,高堡村抢抓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建设机遇,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实施果蔬采摘、红牛繁育多元化产业发展路径,构建了‘特色产业驱动、生态宜居筑基、文化传承塑魂、现代治理固本’的乡村振兴新模式。”界石铺镇高堡村党总支书记任胜宏说道。 

同时,余湾乡紧盯“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目标,针对辖区内人居环境整治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全面落实“综合整治、监督管理、常态长效”工作任务,通过大力拆旧除危、全面集中整治、回收废旧农膜等举措,不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再强化、再提升、再巩固,村民的幸福感不断提升。

“以前村里全是土路,路边还堆满了杂物,公共空间很小。现在可不一样了,平坦的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路边的杂物也清理干净了,还修了小广场,我经常和邻居们在这儿下下棋、聊聊天,感觉生活很惬意。”余湾乡张沟村村民韩旭峰笑着说,言语间满是欣慰。

今年,静宁县开展“和美乡村”建设发展类村庄三年全覆盖行动,坚持“三点三线三区三大类型”和美乡村总体布局,统筹整合资金6857万元,抓建省市“和美乡村”15个、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12个,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和人居环境整治项目17个。实施“八改”工程,硬化村组道路80公里,铺设各类输配水管道350公里、引水入户1600户,实施抗震农房改造134户、避险搬迁48户、改厕600座,安装太阳能路灯1836盏。

工业经济向新向优

这几年,静宁县工业经济加速转型,《静宁工业园区发展规划》顺利获批,初步确立了“一区三园两辐射”的发展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静宁县以招商引资为抓手,重视引进汽配产业及相关上下游企业入驻,2022年4月招商引进甘肃沪佑正通电气系统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汽车电缆线束及汽车控制系统等电子元器件。2024年5月,引进“小巨人”企业重庆豪斯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年产650万只(件)汽车座椅头枕及扶手。今年又与吉利集团建立了框架合作关系,与广西双英集团进行了多次对接洽谈,签订了投资合同,为在静宁投资建厂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静宁工业园区豪斯特汽车座椅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忙碌,一卷卷皮料经过制版、剪裁、缝纫、熨烫、品检等工序,变成一个个精致漂亮的汽车头枕,整齐的摆列在货架上等待发往各地。

“目前我们供比亚迪西安工厂以及吉利西安工厂、宝鸡工厂。我们入驻静宁以来,这边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政府专班推进、提供保姆式服务,全力帮助我们企业发展,我们有望今年达成一个5000万的产能。”豪斯特静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海龙介绍道。

该县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助推县域发展的关键一招,县委、县政府每年都会制定招商引资“一图三库”,制定产业发展图谱,开展产业招商、精准招商,为静宁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今年以来,我县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围绕全市‘三区一城市’发展目标,全力以赴抓项目、兴产业、促招商。工业发展方面,深入实施‘强工业’行动,上半年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13亿元、增长15.3%。”静宁县委常委、副县长马斌告诉记者,园区建设方面,积极申创省级高新区,上半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家、创新型中小企业7家、“专精特新”企业6家、省级小型微型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家,创新驱动持续发力。招商引资方面,上半年实施招引项目56项58.4亿元,引进“三类500强”企业6家,省外到位资金40.7亿元、增长58.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静宁:产业向新向优 发展提速提质
时间:2025-07-27 09:02

盛夏的静宁,万物竞秀,生机勃发。百万亩果园满目葱茏,产业发展底色足;项目建设现场热火朝天,一派繁忙景象;招商引资小分队奔赴全国各地,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街头巷尾人人争创全国文明县城,聚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魅力静宁……

今年上半年,静宁县坚定不移强县域,紧盯农业优先、工业主导两大发展定位,走出了发展基础更加坚实、产业质效稳步提升、城乡面貌显著改善、发展活力加速释放、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的铿锵步伐,一幅幅活力四射的发展图景正在成纪大地上铺展。

特色产业遍地开花

静宁县立足产业强县发展目标,以聚力打造西部现代精品农业样板区为核心,守牢粮食安全生产、耕地保护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三条底线,做强静宁苹果、平凉红牛、特色蔬菜三大产业,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走进静宁县城川镇智慧果园,园内绿意盎然,一颗颗小果子正在茁壮成长。该智慧园采用“宽行窄株、矮化密植”栽培模式,配合行间绿肥、立架栽培、机械耕作等创新技术,引进优质品种,以有机化、智能化为发展目标,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配套建设智能自动灌溉、土壤监测、气象预警、病虫害及养分监控、电子灭虫等数字化综合服务管理系统,实现了园区生产智能化、管理数字化。

“我们已经培育出了静宁1号、成纪1号,是全县苹果种植的名优品种。我们这个智慧果业科技创新产业园,每年培育优质苗木200万株,利用大数据平台,精准测土配方、水肥一体化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全方位多维度进行苹果品质的提升。”静宁飞天林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健介绍。

静宁县深入实施“品牌培优、园貌转变、技术推广、风险消除、效益提升、集群突破”六大行动,提质创牌做优静宁苹果这张品牌。聚焦产业链潜力空间和薄弱环节,谋划重点项目32项17.49亿元,目前老果园改造、果园防灾减灾、葫芦河流域综合治理及苹果产业发展乡村振兴EOD项目等20项开工建设,完成投资5.68亿元;实施老果园改造2万亩,集中打造威戎镇武家塬、新店乡新店村等500亩以上示范点8个,建成余湾乡王坪村等瑞雪高新示范园7处;组织“线上+线下”技术培训270场次3.2万人次,完成标准化管理80万亩。

围绕创建国家级平凉红牛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深入推进“万千百十”和“九大工程”,谋划畜牧产业重点项目18项5.78亿元,扩群增量做强平凉红牛产业。同时,优化“三线三区”布局,聚焦葫芦河流域现代设施蔬菜产业带建设,谋划实施产业链重点项目6项6224万元,全方位、全链式发展蔬菜产业。

和美乡村夯基提颜

静宁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因地制宜,实施全域和美提升工程,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绘就出一幅幅新时代乡村振兴新图景。

当下,踏入界石铺镇高堡村和美乡村示范村建设现场,新铺设的村庄巷道平坦整洁,精心绘制的农耕文化墙绘色彩鲜亮,与巷道两侧新植的绿植花卉相得益彰。工人们挥汗如雨,正有序推进老年互助院、农村清洁能源示范推广基地建设。

据了解,该项目建设概算总投资683万元,主要规划硬化村内巷道5000平方米,铺设人行步道4800平方米,新修晾晒场3处4600平方米,完成农村清洁能源改造81户,建设420平方米幸福互助院一处,目前已完成全部建设内容的80%。

“今年,高堡村抢抓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建设机遇,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实施果蔬采摘、红牛繁育多元化产业发展路径,构建了‘特色产业驱动、生态宜居筑基、文化传承塑魂、现代治理固本’的乡村振兴新模式。”界石铺镇高堡村党总支书记任胜宏说道。 

同时,余湾乡紧盯“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目标,针对辖区内人居环境整治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全面落实“综合整治、监督管理、常态长效”工作任务,通过大力拆旧除危、全面集中整治、回收废旧农膜等举措,不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再强化、再提升、再巩固,村民的幸福感不断提升。

“以前村里全是土路,路边还堆满了杂物,公共空间很小。现在可不一样了,平坦的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路边的杂物也清理干净了,还修了小广场,我经常和邻居们在这儿下下棋、聊聊天,感觉生活很惬意。”余湾乡张沟村村民韩旭峰笑着说,言语间满是欣慰。

今年,静宁县开展“和美乡村”建设发展类村庄三年全覆盖行动,坚持“三点三线三区三大类型”和美乡村总体布局,统筹整合资金6857万元,抓建省市“和美乡村”15个、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12个,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和人居环境整治项目17个。实施“八改”工程,硬化村组道路80公里,铺设各类输配水管道350公里、引水入户1600户,实施抗震农房改造134户、避险搬迁48户、改厕600座,安装太阳能路灯1836盏。

工业经济向新向优

这几年,静宁县工业经济加速转型,《静宁工业园区发展规划》顺利获批,初步确立了“一区三园两辐射”的发展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静宁县以招商引资为抓手,重视引进汽配产业及相关上下游企业入驻,2022年4月招商引进甘肃沪佑正通电气系统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汽车电缆线束及汽车控制系统等电子元器件。2024年5月,引进“小巨人”企业重庆豪斯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年产650万只(件)汽车座椅头枕及扶手。今年又与吉利集团建立了框架合作关系,与广西双英集团进行了多次对接洽谈,签订了投资合同,为在静宁投资建厂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静宁工业园区豪斯特汽车座椅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忙碌,一卷卷皮料经过制版、剪裁、缝纫、熨烫、品检等工序,变成一个个精致漂亮的汽车头枕,整齐的摆列在货架上等待发往各地。

“目前我们供比亚迪西安工厂以及吉利西安工厂、宝鸡工厂。我们入驻静宁以来,这边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政府专班推进、提供保姆式服务,全力帮助我们企业发展,我们有望今年达成一个5000万的产能。”豪斯特静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海龙介绍道。

该县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助推县域发展的关键一招,县委、县政府每年都会制定招商引资“一图三库”,制定产业发展图谱,开展产业招商、精准招商,为静宁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今年以来,我县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围绕全市‘三区一城市’发展目标,全力以赴抓项目、兴产业、促招商。工业发展方面,深入实施‘强工业’行动,上半年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13亿元、增长15.3%。”静宁县委常委、副县长马斌告诉记者,园区建设方面,积极申创省级高新区,上半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家、创新型中小企业7家、“专精特新”企业6家、省级小型微型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家,创新驱动持续发力。招商引资方面,上半年实施招引项目56项58.4亿元,引进“三类500强”企业6家,省外到位资金40.7亿元、增长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