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全面提升入河排污口整治效能
为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筑牢水生态安全屏障,我市秉持系统思维,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入河排污口关键环节,通过四项举措提升整治效能。
全面溯源排查,综合运用人工实地勘察、水质快速检测等技术,开展全域拉网式、精细化溯源排查,精准锁定每个排污口对应的排污单位及污染来源。依据“谁污染、谁治理”原则明确责任主体,针对历史遗留等难以界定责任的排污口,由属地政府兜底负责。同时,建立“排污口——责任主体——问题清单”台账,为后续精准施策提供数据支持,并明确责任主体在源头控制、整治及运维管理方面的职责。
从严审批管理,建立并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与行政审批的联动机制,实现信息互通与源头把关。将排污口设置审批与水生态治理工程深度融合,进行一体化规划、同步设计和建设。为已审批排污口建立“一口一档”电子化档案,健全全生命周期长效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效能。
强化分类施治,印发《平凉市入河排污口整治方案》,遵循“一口一策”原则,落实“依法取缔一批、清理合并一批、规范整治一批”要求。对全市697个入河排污口,特别是94个重点监管排污口,逐一开展技术评估论证,制定个性化整治方案。
构建智慧监管,加快入河排污口监管能力现代化建设,推动搭建集实时监控、数据分析、智能预警、指挥调度于一体的入河排污口智慧监管平台。在重点排污单位排口、水环境敏感河段、主要支流汇入口等关键节点,合理布设水质自动监测站、高清视频监控等在线监测设备,构建全天候、立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借助智慧监管手段,实现对排污口水流水质、水量排放的实时动态监控、异常情况智能预警和污染问题快速溯源,提升环境监管执法的精准性、及时性和有效性,为科学规范管控各类入河排污行为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 :杨曼艺 编辑:任静 编审:刘英娜)
上一篇: 全市关心关爱干部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工作推进会召开
下一篇: 甘肃灵台:津甘共建下的针灸小镇振兴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