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探索先进经验 推动衔接进程
今年以来,华亭市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紧盯关键环节,积极创新探索,摸索出了一批能复制、可推广、有成效的经验做法,带动整体工作实现了全面提升。
脱贫攻坚成果取得不易,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任重道远,华亭市在防返贫监测帮扶方面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稳定增收等重点,以“六查六问六强化”为抓手,深入开展“群众大走访、政策大宣传、困难大帮扶”活动,确保了风险第一时间发现、预警第一时间发出、对象第一时间纳入、帮扶第一时间开展,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产业兴,则就业稳、百姓富。发展产业是群众增收致富的根本之策,全市大力发展肉牛产业,为群众致富防返贫引来源头活水,根据乡村建设和群众增收需要,大力推行“三种模式”壮大肉牛产业,按照“政府补贴建场、群众分户养殖、合作社管理运营”的思路,推行“小群体、大规模”发展模式,新(改)建百头以上规模养殖小区8个。按照“家家种草、户户养畜、扩大总量、提高效益”的思路,推行“户繁户育、藏牛于户”发展模式,培育养牛重点村28个、10头以上养牛大户1736户。按照“政府主导、公司化运作、农户入社入股分红”的思路,推行“龙头带动、联农富农”发展模式,预计年底肉牛饲养量达到12.58万头,牛产业收入占群众经营性收入54%以上,有效解决了人畜混住环境差的问题,实现了人居环境整洁化,养殖过程科学化,致富增收稳定化,组织功能最强化。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程中,农村养老服务至关重要,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全市顺应农村养老服务发展新趋势,通过“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三社联动’养老服务、养老机构兜底服务”三种方式,建成区域性中心敬老院4所、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家、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96个,覆盖了100%的城市社区和95%的行政村,“长者食堂”建设走在省市前列,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为补充、智能为助推”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华亭市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强化底线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全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作者 何蓉 审核 李潇 编辑 邓淑琴)
上一篇: 华亭:草莓变身致富果 串起共富产业链
下一篇: 【政务速递】景晓东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