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养牛村里“犇”幸福
“今年我根据乡政府的牛棚改造提升项目,我也改造了我的牛棚,牛棚面积是251平米,新建干草棚160平米,养了27头牛,我对养牛信心很大。”养殖大户禹文杰说道。
肉牛产业牛气冲天,离不开好政策的加持,华亭市山寨乡精心打造北阳洼养牛专业示范村,截至目前,肉牛养殖设施新建、改建任务已全部完成。走进华亭市山寨乡北阳洼养牛专业示范村,一座座红砖、白墙、绿顶的“牛舍”映入眼帘,“乔迁新居”的牛儿已经在干净舒适的环境中悠闲地嚼着草料开始了新的生活,宽敞的牛棚、绿色的屋顶、崭新的干草棚、水泥浇筑的牛槽,共同绘就出一幅北阳洼村养殖设施牛“经济”的大蓝图。
养牛条件改善了,群众热情更高、信心更足了,全村新建了牛棚5595.5平米、改造牛棚4103平米、新建草料棚4869.75平米、青贮池578.375立方,辐射带动养殖户达到151户,10头以上养殖户72户,20头以上养殖户25户,肉牛饲养量达到3012头,饲草种植面积4000余亩。
“今年我们村借助牛棚改造提升项目,改造64 户,群众养牛的热情很高,牛肉价格也很稳定,我们村将继续发展肉牛产业,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山寨乡北阳洼村副主任宋宝明说到。
今年以来,华亭市山寨乡北阳洼村依托草畜产业发展和群众养牛基础良好的优势,组织实施了北阳洼养牛专业示范村建设项目,重点围绕牛棚、牛棚屋顶、牛槽、干草棚、青贮池等内容,探索出了一条“小规模、大群体”的养牛模式,有效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为牛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肉牛产业“牛气十足”,托起了“牛倌”们的致富梦。华亭市山寨乡北阳洼村是全乡的重点养牛村,今年该村牢牢抓住产业发展的“牛鼻子”,紧紧围绕借“牛”势、鼓“牛”劲、下“牛”力、兴“牛”业,在肉牛良种繁育、规模化养殖等方面下功夫,把发展肉牛养殖、新建标准牛棚作为提振经济、实现产业富民的重要举措,“犇”出了一条幸福致富路,确保肉牛养殖 “犇”得稳、“犇”得远。
“接下来,我们将立足自身优势,聚焦实现平凉红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大力发展小规模、大群体的养殖模式,全面推广北阳洼村养殖设施改造提升工作经验,加快形成一户带多户、多户带一村、一村带多村的区域发展格局。” 华亭市山寨乡政府乡长丁吉隆说到。(作者 马斯梦如 审核 李潇 编辑 邓淑琴)
上一篇: 华亭:暖冬送岗 就业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