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县区动态 > 泾川

县人大常委会调研全县民营经济发展工作

  • 时间:2024-03-14 18:51
  • 来源:泾川县人大办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3月13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解天俊带队调研全县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杨波参加调研。

调研前,召开县人大常委会调研全县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政策法规培训会,县工信局负责人围绕中省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相关文件进行培训辅导,解天俊就做好调研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提出工作要求。

调研过程中,调研组先后深入县政务服务中心、甘肃三长环保超微制粉有限公司、甘肃南北工贸集团有限公司、甘肃中辉利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甘肃元顺工贸集团有限公司等调研点,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座谈分析等方式,全面了解我县民营经济发展情况。

汇报座谈会上,县工信局负责人汇报全县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县住建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税务局围绕各自职能作用发挥情况作汇报发言,调研组成员围绕全县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成效、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等进行交流。

调研组认为,县政府能够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两个健康”“三个没有变”,把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县委工作要求,强化担当精神,着力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有力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调研组建议,县政府要坚定不移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健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体系,完善政策措施和服务保障,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助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保障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及时回应关切和利益诉求,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把民营经济打造成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泾川实践中最积极最活跃的生力军。要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加快推行惠企政策精准推送和“不来即享”服务,让更多惠企政策直达快享,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满意度。要健全各级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制度和常态化沟通机制,落实领导干部包联企业、“白名单”等制度,坚持无事不扰、有事必访。要大力宣传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主动讲好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故事,增强企业家的荣誉感和社会价值感,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企业家、理解企业家、爱护企业家、支持企业家的浓厚氛围。(撰稿:吕金平  编辑:张宝宝  审核:段全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县人大常委会调研全县民营经济发展工作
时间:2024-03-14 18:51

3月13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解天俊带队调研全县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杨波参加调研。

调研前,召开县人大常委会调研全县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政策法规培训会,县工信局负责人围绕中省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相关文件进行培训辅导,解天俊就做好调研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提出工作要求。

调研过程中,调研组先后深入县政务服务中心、甘肃三长环保超微制粉有限公司、甘肃南北工贸集团有限公司、甘肃中辉利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甘肃元顺工贸集团有限公司等调研点,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座谈分析等方式,全面了解我县民营经济发展情况。

汇报座谈会上,县工信局负责人汇报全县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县住建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税务局围绕各自职能作用发挥情况作汇报发言,调研组成员围绕全县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成效、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等进行交流。

调研组认为,县政府能够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两个健康”“三个没有变”,把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县委工作要求,强化担当精神,着力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有力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调研组建议,县政府要坚定不移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健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体系,完善政策措施和服务保障,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助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保障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及时回应关切和利益诉求,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把民营经济打造成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泾川实践中最积极最活跃的生力军。要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加快推行惠企政策精准推送和“不来即享”服务,让更多惠企政策直达快享,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满意度。要健全各级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制度和常态化沟通机制,落实领导干部包联企业、“白名单”等制度,坚持无事不扰、有事必访。要大力宣传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主动讲好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故事,增强企业家的荣誉感和社会价值感,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企业家、理解企业家、爱护企业家、支持企业家的浓厚氛围。(撰稿:吕金平  编辑:张宝宝  审核:段全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