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凝心聚力谋发展 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有关报告
1月4日,出席静宁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人大代表、出席政协静宁县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的委员及有关列席人员,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
县委书记何鹏峰在参加第一代表团、第三代表团讨论时指出,《政府工作报告》主题鲜明、目标明确、措施有力,抓住了关键要害,对当前形势研判准确,要结合各自实际,找坐标、找任务、找思路,全力以赴固根基、补短板,共同把工作干成、干好、干到位,以一域出彩为全县添彩。
何鹏峰对威戎、原安、界石铺、仁大等乡镇工作提出指导意见。他指出,各乡镇要“产业提质”壮实力,立足各自实际、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抓主保重,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切实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要把“三农”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盘”“重头戏”,着力构建一元主导、全链开发、多业聚集的现代循环农业发展格局,全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要“项目提速”增动力,主动谋项目、争资金、扩投资,持续提升自我发展的能力水平,千方百计推动已签约项目早日落户、已开工建设项目早日投产,以项目建设的实际成效提速经济发展。要“民生提档”聚合力,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普惠化、均等化、优质化。要“作风提优”强能力,继续保持“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干劲,不断运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过硬能力、优良作风全身心投入到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生动实践中,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奋力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
王蕾在参加第二代表团讨论时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精神,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要坚决守牢守好粮食安全、耕地保护、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任务,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全力攻坚撂荒地、弃荒园复耕复种,着力推广良种良法,扎实做好“三农”工作,促进农业生产高质高产高效。要持续发展苹果产业,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品种,大力推行设施化配套、标准化有机化生产和先进实用技术,促进苹果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要创新发展模式,通过盘活村级闲置资源、规范农村“三资”管理,激活村集体发展新动能,持续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要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补齐生活污水、垃圾收集处理设施短板,严防乱搭乱建、乱占耕地等突出问题,着力打造特色精品示范村,持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农村人居环境、乡村风貌,让乡风更文明、乡村更和美。
王蕾同时希望各位代表能够当好联络员、宣传员、监督员,倾听社情民意,敢于“亮剑”、敢于监督、敢于批评,能够真正的为组织为老百姓尽好人大代表的职责。
王永平在参加第三代表团讨论时指出,全县2023年工作硕果累累,提出的2024年工作预期目标切实可行。各位代表要认真学习报告精神,着力兴产业调结构,稳增长促发展,重点在发展产业上着力,利用项目带动经济发展。要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县“4556”发展思路为统揽,全力拼经济、强支撑、惠民生、防风险、保安全,聚力打造全省中东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静宁。
王宁香在参加第四代表团讨论时指出,《政府工作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全面谋划部署2024年各项工作,指明了今后我县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方向,紧贴县情实际,集中反映了民意民情。2023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紧紧围绕“4556”发展思路,聚力抓项目、促招商、兴产业、夯基础、惠民生、防风险六个重点内容,积极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今后,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把牢“农业优先型+工业主导型”发展定位,聚焦“两集群两基地”目标,把《报告》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其他各代表团讨论也十分热烈,各位代表、委员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大家一致认为,《报告》对2023年的工作总结客观全面、实事求是;确定的2024年主要工作思路清晰、措施得力,预期目标科学合理、切合实际,谋划发展立足长远,部署工作重点突出,特别是在重点抓好8个方面的工作和全力办好10件民生实事上,充分体现了富民强县、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理念,令人精神振奋、备受鼓舞。
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要以学习和贯彻落实这次两会精神为动力,在自己工作岗位上发挥带头作用,切实把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更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勇毅前行,全力推动会议精神在各自的工作领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作者:司磊 吴玺 马丽丽 温艳平 靳昕茹 张瑞 程玉兰 编辑:武小娟 审核:戴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