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县区动态 > 崆峒

区政府党组(扩大)会暨理论学习中心组2023年第8次学习会议召开

  • 时间:2023-08-09 14:38
  •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8月8日,区政府党组(扩大)会暨理论学习中心组2023年第8次学习会议召开。传达学习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和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党组书记、区长刘懿平主持会议,区政府党组成员樊对对、马瀚铎、郭凯、万红艳、陈方荣、朱校虎出席会议。

会议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对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既定目标不变、工作标准不降、落实力度不减,全力以赴扩投资,持之以恒兴产业,全域覆盖抓创城,深化衔接促振兴,倾心倾力惠民生,着力夯实“稳”的基础,拓展“进”的态势,守牢“保”的底线,奋力冲刺“下半场”,决战决胜“全年旺”,力争超额完成年度各项任务,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提速进位。

会议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准明确军队党的建设时代方位和使命任务,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各级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牢固树立抓武装就是固国防、促发展、保稳定的理念,持续完善国防动员体系,优化军地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全面落实各项拥军优属政策,倾力做好军属就业、子女入学和军转安置等工作,不断增进军政军民团结,努力为实现强军目标贡献力量。

会议强调,民以食为天,粮以地为本。各级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耕地保护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扛起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重大政治责任,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用途管控制度,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建立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要因地制宜抓好撂荒地治理,依法依规做到耕地占补平衡,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确保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记者:张译心   编辑:刘晓凤   责任编辑:牛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区政府党组(扩大)会暨理论学习中心组2023年第8次学习会议召开
时间:2023-08-09 14:38

8月8日,区政府党组(扩大)会暨理论学习中心组2023年第8次学习会议召开。传达学习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和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党组书记、区长刘懿平主持会议,区政府党组成员樊对对、马瀚铎、郭凯、万红艳、陈方荣、朱校虎出席会议。

会议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对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既定目标不变、工作标准不降、落实力度不减,全力以赴扩投资,持之以恒兴产业,全域覆盖抓创城,深化衔接促振兴,倾心倾力惠民生,着力夯实“稳”的基础,拓展“进”的态势,守牢“保”的底线,奋力冲刺“下半场”,决战决胜“全年旺”,力争超额完成年度各项任务,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提速进位。

会议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准明确军队党的建设时代方位和使命任务,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各级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牢固树立抓武装就是固国防、促发展、保稳定的理念,持续完善国防动员体系,优化军地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全面落实各项拥军优属政策,倾力做好军属就业、子女入学和军转安置等工作,不断增进军政军民团结,努力为实现强军目标贡献力量。

会议强调,民以食为天,粮以地为本。各级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耕地保护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扛起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重大政治责任,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用途管控制度,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建立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要因地制宜抓好撂荒地治理,依法依规做到耕地占补平衡,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确保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记者:张译心   编辑:刘晓凤   责任编辑:牛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