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县区动态 > 崆峒

文明花开幸福城——崆峒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走笔

  • 时间:2023-10-11 11:12
  •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城市风景如画,文明蔚然成风,文娱活动丰富,如今,在崆峒区的公园里、道路旁,林木葱郁,繁花似锦;大街小巷、社区院落,整洁干净,赏心悦目;公共场所,人人举止文明,谈吐文雅,处处都彰显着文明的力量。

令有所指,行有所向。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以来,我区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各相关部门、包抓单位、街道(社区)及社会志愿力量共同参与、合力推进,各类违建、空中“蜘蛛网”“牛皮癣”等被逐一清理,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旧貌换新颜,基础设施、环境卫生、公共秩序各方面大为改善。

纵横交错的小巷,联结着城市的街道与居民小区,关系着城市“微循环”和动力。近年来,我区积极推进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工程,使众多背街小巷的“气质”“颜值”不断升级,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居民的幸福感持续“加码”。

中街街道万安门社区和合巷商户任小丽说:“改造后,这里最大的变化就是门店里有了下水和暖气,巷道里装了路灯和监控,我们冬天再也不用受冻了,不仅环境整洁干净,晚上也亮亮堂堂,人流量也增多了,生意也比以前好了。”

今年,崆峒区持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通过实施靓化、美化工程,先后新改建城市街路23条31.23 公里,敷设各类管网17.6公里,改造棚户区、老旧小区3个片区21栋1130户余户,整治取缔马路市场 6 处,拆危拆临 1470 处15万平方米,清理“牛皮癣”2.7 万处,设置路面微景观 6 处,改造花式隔离箱 2100 余个、门头牌匾 1280 个,整治非正规垃圾堆放点 317 余处。

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文明创建的成效在方方面面得以展现。

市民李女士说:“现在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我们小区的小广告都没了,接下来,我们也要继续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闯红灯。每个人都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我们的城市才会更加文明,更加美好。”

城因人聚而兴,人因城美而荣。在看得见的巨变和看不见的渐变中,城市的亲和力在和谐文明的空间里得到了充分体现,社会秩序井然有序,文明新风吹拂城乡。崆峒文明和谐的幸福之城正在迅速崛起,文明逐渐成为崆峒最美底色。(记者:朱龄美 编辑:兰雪荣责任编辑:牛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明花开幸福城——崆峒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走笔
时间:2023-10-11 11:12

城市风景如画,文明蔚然成风,文娱活动丰富,如今,在崆峒区的公园里、道路旁,林木葱郁,繁花似锦;大街小巷、社区院落,整洁干净,赏心悦目;公共场所,人人举止文明,谈吐文雅,处处都彰显着文明的力量。

令有所指,行有所向。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以来,我区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各相关部门、包抓单位、街道(社区)及社会志愿力量共同参与、合力推进,各类违建、空中“蜘蛛网”“牛皮癣”等被逐一清理,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旧貌换新颜,基础设施、环境卫生、公共秩序各方面大为改善。

纵横交错的小巷,联结着城市的街道与居民小区,关系着城市“微循环”和动力。近年来,我区积极推进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工程,使众多背街小巷的“气质”“颜值”不断升级,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居民的幸福感持续“加码”。

中街街道万安门社区和合巷商户任小丽说:“改造后,这里最大的变化就是门店里有了下水和暖气,巷道里装了路灯和监控,我们冬天再也不用受冻了,不仅环境整洁干净,晚上也亮亮堂堂,人流量也增多了,生意也比以前好了。”

今年,崆峒区持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通过实施靓化、美化工程,先后新改建城市街路23条31.23 公里,敷设各类管网17.6公里,改造棚户区、老旧小区3个片区21栋1130户余户,整治取缔马路市场 6 处,拆危拆临 1470 处15万平方米,清理“牛皮癣”2.7 万处,设置路面微景观 6 处,改造花式隔离箱 2100 余个、门头牌匾 1280 个,整治非正规垃圾堆放点 317 余处。

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文明创建的成效在方方面面得以展现。

市民李女士说:“现在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我们小区的小广告都没了,接下来,我们也要继续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闯红灯。每个人都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我们的城市才会更加文明,更加美好。”

城因人聚而兴,人因城美而荣。在看得见的巨变和看不见的渐变中,城市的亲和力在和谐文明的空间里得到了充分体现,社会秩序井然有序,文明新风吹拂城乡。崆峒文明和谐的幸福之城正在迅速崛起,文明逐渐成为崆峒最美底色。(记者:朱龄美 编辑:兰雪荣责任编辑:牛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