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县区动态 > 崆峒

崆峒区:让城市“深呼吸” 让市民更幸福

  • 时间:2023-08-30 15:08
  •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崆峒区紧抓海绵城市建设契机,不断探索完善城乡防洪排涝体系,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用“绣花功夫”做好城市建设管理,努力打造“会呼吸”的海绵城市,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有效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2022年6月,平凉市成功入选“十四五”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作为平凉市海绵城市建设的主战场,崆峒区不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全力落实海绵城市建设指标,通过绿色生态方法与灰色基础设施的有效结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充分发挥城市水体、绿地、道路、建筑及设施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净化和缓释等作用,平衡城市建设与水生态环境的关系,实现城市防洪排涝能力综合提升、径流污染有效削减、雨水资源高效利用。

在中心城区,街心公园、绿地广场、绿廊走道,别致的设计下都暗藏着海绵设计。下凹绿地、雨水花园设置在地势较低区域,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蓄渗、净化雨水。降雨时,竖向或转输型设施将地表径流引流至就近的生物滞留设施,收集的雨水经调蓄、净化,一部分下渗并通过盲管进入雨水系统,超标雨水通过溢流井进入雨水系统,起到削减降雨径流量、净化径流水质的作用,在提升城市蓄水功能的同时,加强了城市排水安全保障。

海绵城市的建设不仅仅体现在街景花园,更是深入到了城市的每个细胞。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我区将海绵设计融入小区改造方案中,一个个老旧小区在提升颜值的同时功能性更加完善。走进世纪花园B区,随处可见绿化草丛、景观设施、砖体小道,看上去与传统小区并无区别,实际上透水砖、蓄水池、排水通道一个都不少,都在发挥着自己的功能。

世纪花园B区居民干女士说:“以前只感觉到小区景观绿化很丰富,前段时间连续下雨,小区内道路总是比外面干爽,才知道是用了海绵技术,雨水都渗透到地下蓄水池了。”

海绵城市建设,不仅是绿化、净化、美化城市的“面子”工程,更是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里子”工程。

区住建局干部兰烜说:“2023年实施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80项,住宅小区海绵化改造46个,已开工28个,剩余预计八月底全面开工。”

下一步,我区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将通过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聚焦缓解城市内涝和提升水环境质量,全面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记者:朱龄美 编辑:刘晓凤 责任编辑:牛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崆峒区:让城市“深呼吸” 让市民更幸福
时间:2023-08-30 15:08

崆峒区紧抓海绵城市建设契机,不断探索完善城乡防洪排涝体系,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用“绣花功夫”做好城市建设管理,努力打造“会呼吸”的海绵城市,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有效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2022年6月,平凉市成功入选“十四五”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作为平凉市海绵城市建设的主战场,崆峒区不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全力落实海绵城市建设指标,通过绿色生态方法与灰色基础设施的有效结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充分发挥城市水体、绿地、道路、建筑及设施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净化和缓释等作用,平衡城市建设与水生态环境的关系,实现城市防洪排涝能力综合提升、径流污染有效削减、雨水资源高效利用。

在中心城区,街心公园、绿地广场、绿廊走道,别致的设计下都暗藏着海绵设计。下凹绿地、雨水花园设置在地势较低区域,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蓄渗、净化雨水。降雨时,竖向或转输型设施将地表径流引流至就近的生物滞留设施,收集的雨水经调蓄、净化,一部分下渗并通过盲管进入雨水系统,超标雨水通过溢流井进入雨水系统,起到削减降雨径流量、净化径流水质的作用,在提升城市蓄水功能的同时,加强了城市排水安全保障。

海绵城市的建设不仅仅体现在街景花园,更是深入到了城市的每个细胞。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我区将海绵设计融入小区改造方案中,一个个老旧小区在提升颜值的同时功能性更加完善。走进世纪花园B区,随处可见绿化草丛、景观设施、砖体小道,看上去与传统小区并无区别,实际上透水砖、蓄水池、排水通道一个都不少,都在发挥着自己的功能。

世纪花园B区居民干女士说:“以前只感觉到小区景观绿化很丰富,前段时间连续下雨,小区内道路总是比外面干爽,才知道是用了海绵技术,雨水都渗透到地下蓄水池了。”

海绵城市建设,不仅是绿化、净化、美化城市的“面子”工程,更是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里子”工程。

区住建局干部兰烜说:“2023年实施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80项,住宅小区海绵化改造46个,已开工28个,剩余预计八月底全面开工。”

下一步,我区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将通过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聚焦缓解城市内涝和提升水环境质量,全面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记者:朱龄美 编辑:刘晓凤 责任编辑:牛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