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口社区:旧物新生添活力 居民共治绘新景
废弃轮胎化身健身器材,配电箱披上彩绘新衣,“宠物公厕”贴心上岗……在西郊街道西门口社区的西城园小区,一场由居民全程参与的“微改造”,正让老院落褪去旧貌、焕发新生。
曾经,停车混乱、绿化缺失、充电不便,是西城园小区居民心头的“烦心事”。如今,这些烦恼已成往事。废旧轮胎经彩绘打磨,变身为健身器材和别致花盆;楼栋间的便民座椅随时供人歇脚闲谈,“孝老爱亲”“邻里守望”的文明标语在绿树成荫、花草错落的花园里格外醒目;专门设置的宠物公厕干净整洁,既解了养宠家庭的难题,又让小区环境更显清爽。在这里,每一处变化,都藏着居民共同参与的巧思。
西门口社区党委副书记崔天媚说:“社区秉持‘大家的事大家定’原则,依托‘周二说事’工作机制,围绕如何改、怎么改好,反复商讨,确立了以‘旧物新生’可持续营造项目为核心的微改造,引导住户系统性清理家中闲置资源,邀请居民参与小区改造,形成了共同负责、共同受益的治理路径,让居民们真正感受到自己参与改造带来的变化。”
从“众人议事”到“齐心实干”,居民的参与让改造更接“地气”。智能充电专区里电动车整齐停放,告别了“飞线充电”隐患;配电箱、井盖绘上彩绘成了“艺术品”……这些精准对接需求的变化,正是自治共建的硕果。
小区住户李凤玲说:“我们小区现在变化特别大,以前院子里面的健身器材比较旧,娃娃们也没有玩的地方,现在改造完以后,我们的院子里环境也好得很,锻炼的器材也以旧换成新的,娃娃们也有玩的地方,现在住的特别舒心。”
从“脏乱差”到“洁净美”,西城园小区的蝶变,不只是环境升级,更是社区治理从“单向推动”到“多元共治”的跨越。如今,共治凝聚起民心,串起了居民“微幸福”,真正实现服务“零距离”。
(记者:刘薇 杨卉 编辑:王娜 审核:牛栋)
上一篇: 刘国军调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下一篇: 花所镇:蛋鸡“孵出”富民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