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矸石有了好去处
“填好的地块种上树和花,避免了水土流失,村子也更漂亮了,企业的环保大难题也解决了。”8月31日,在灵台县邵寨镇干槐树村唐槐景区,邵寨煤业公司机电环保部副部长牟志伟指着一处沟道对记者说。沟道的另一边,正是邵寨煤矿作业厂区。
一段时间以来,牟志伟总感觉“压力山大”:企业正式投产以来,优质煤炭的开采量逐渐增加,效益提升,这本是一件好事,可与煤炭共伴生的矿物——煤矸石也跟着多了起来,环保压力巨大。怎么处置这些既占用空间又污染环境的“渣子”成了大问题。矿上也曾探索过用煤矸石填沟造地、加工制砖,或者利用智能技术尽可能避免大量煤矸石升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煤矸石堆砌污染,缓解了环保压力。但随着矿井年产能从120万吨增长到240万吨,煤矸石也将从年产生50万吨增加到70万吨。之前的煤矸石都没有完全消化,还会多出来这么多,怎么用?用到哪里去?难题摆在了负责矿区环保工作的牟志伟面前。
去年11月,灵台县水土保持站在组织验收全县重点水土保持建设项目时,了解到了这一情况。随即与邵寨煤矿进行了深入交流对接,并及时向省市自然资源、水土保持等有关部门汇报沟通,协调帮助煤矿解决煤矸石无处可去的问题。最终决定由灵台县政府出资15万元编制规划、煤矿投资2700万元实施干槐树水保综合治理及生态文旅示范区项目。利用煤矸石无污染、遇水分化、含热量低等特性,将其粉碎后拌土,回填沟道,实现治水保土,美化生态旅游示范点环境。项目预计10月中旬开工,建成后,可就近消化350多万吨煤矸石。
“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县上真正是出实招助企纾困,打造营商环境‘优生态’。煤矿也将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各项工作,确保早日开工,努力建设绿色矿井。”牟志伟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曹亚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