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区“谋”“管”“效”三步走用活用好民族乡发展资金助推乡村振兴
崆峒区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用好用“活”民族乡发展资金、发挥好项目效益作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重点工作来抓,全面改善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夯实民族地区发展基础,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在“谋”上下功夫
严格按照《甘肃省民族乡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要求,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组织干部深入乡村实地调研,主动联系有关部门沟通对接,将省级民族乡发展资金与市级衔接资金统筹整合、一体谋划,择优排序储备项目,及时研究确定民族乡发展资金项目。同时,严把项目报审关,规范项目实施的各项程序,严格执行公告、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提高资金使用透明度。确保资金真正用于发展弱项短板、经济社会效益良好的项目上,切实提升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水平,助推乡村振兴。
在“管”上下功夫
切实发挥项目监管责任,加强项目监管和资金管理。在项目监管方面,确定专人做好项目建设指导,实时监督项目实施动态,不定时到项目施工现场了解工程进展,检查工程质量,督促施工方保质保量推进项目建设,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在资金管理方面,严格按项目资金的管理办法,设立项目资金专帐,专款专用,国库集中支付,确保资金管理规范、安全、高效。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做到事前有谋划,事中有监督,确保资金用对地方、程序规范、实效明显。
在“效”上下功夫
今年来,省级下达崆峒区民族乡发展资金700万元,市级下达崆峒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65万元,计划用于道路交通附属设施建设项目、肉牛养殖小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产业及产业道路建设等建设项目12个,直接受益群众达2万多人。这些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地改善公共基础设施条件,促进产业发展,增加群众收入,有效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切实为民办实事,让少数民族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享受到发展成果。
(撰稿:崆峒区委统战部审核:杨成刚 责编: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