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 | 栽好梧桐树 引来凤凰栖——市发展改革委“四项措施”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内生动力的关键举措。今年以来,市发展改革委深入贯彻省、市“三抓三促”行动部署要求,紧盯营商环境“全省靠前”目标,以“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活动为契机,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持续推动全市营商环境优化从量变到质变,打造投资贸易更便利、行政办事更高效、政府服务更快捷、法治体系更完善的营商环境,切实让一流营商环境成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最亮“名片”、最好“招牌”、最强“磁场”。
一、高位推进,吹响攻坚突破“集结号”。坚持组织推动,成立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为召集人,各指标牵头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市“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工作专班,抽组工作人员组建办公室,设置综合、宣传、督导3个工作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推进,专人专责落实。坚持政策驱动,印发《平凉市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活动实施方案》(平办发〔2023〕14号),出台5个方面32大项160小项任务举措,同步制作“一图读懂”政策图解,明确攻坚目标、重点任务、推进措施、组织保障。坚持机制带动,工作专班实行“月分析、季调度、年督查”机制,对标国、省20项攻坚指标,按照全市“一盘棋”,分工牵头负责,合力整体突破;专班办公室实行“周安排、旬调度、月分析”机制,梳理汇总问题,衔接协调调度、督促整改落实;建立项目全流程跟办机制,专班办公室每名工作人员跟踪1个项目,全流程介入了解掌握项目建设运行中等堵、难、卡点问题,进一步优化提升工作方向目标。
二、宣传引导,营造攻坚突破“浓氛围”。编发简报,按周收集整理各县(市、区)、各部门经验做法、典型案例、工作成效等,及时编辑刊印报送下发。至目前,累计印发简报18期,各指标牵头部门发布信息125期。开通专区,在平凉政务网开设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活动“招商服务”“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入驻”“项目投资服务”四个专区,即时累计发布政策资讯、工作动态、办事流程226项。编印手册,整理企业群众关注关切的市县两级水气暖、交通运输、教育、停车、物业等22项价格收费标准和项目审核备流程、政务服务指南等事项,编印平凉市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活动《便民利企手册》第一、二期,向全社会公开,切实便民利企。创办专辑,按月收集整理各县(市、区)、各部门营商环境典型经验、项目建设最新动态等,整理汇总形成《平凉市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项目攻坚突破年》专辑,供参阅借鉴。媒体聚焦,深入挖掘全市营商环境典型做法,多方衔接媒体宣传推介。市、区政务服务中心“走流程、找堵点,解难题、优服务”活动被《朝闻天下》《东方时空》等中央、省市主流媒体深度报道,我市营商环境优化工作被《甘肃日报》头版头条以文章《蓄势赋能谋长远》、信用中国网站以文章《甘肃省平凉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高质量发展》、《平凉日报》头版头条以文章《推出32大项160小项任务举措!我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方案3.0版出台》专题报道。
三、指标联动,实现攻坚突破“高效能”。企业开办上,设立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通办”服务专区,实现6个环节全流程最快1个工作日办结,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公示时间由45天压缩为20天。获得电力上,实现160千伏安及以下小微企业低压“零投资”接入,高、低压供电企业平均办电时长由原来的7.56天、1.25天压缩至4.17天、0.4天。纳税上,全面落实233项“非接触式”网上办税缴费事项清单,深入推进428项税收优惠“不来即享”,设立“简事易办”窗口,170项办税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招投标上,完成首例框架协议采购项目,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率达100%,一季度市级完成招标项目134个,交易额14.41亿元。政务服务上,推行“办不成事”反映受理机制,采取“0+2+5”模式,企业群众反映的“简单事”接诉即办,“一般事项”2个工作日内办结,“复杂事项”5个工作日内办结。“平凉V政务”短视频累计发布54期,阅读浏览量达到63.5万人(次),企业群众知晓率持续提升。跨境贸易上,实行提前申报、24小时预约、优先查验等措施,至目前属地查验进境货物15批,出境货物453批,签发原产地证102份,减免关税28.2万美元。执行合同上,成立苹果产业、煤电产业、现代农业、生态旅游等7个特色产业巡回法庭,妥善审理涉产业发展案件617件,走访链上企业35次,解决实际问题23个。
四、培育典型,打赢攻坚突破“阻击战”。开展承诺践诺行动,推行承诺事项履约践诺,市政府授予平凉国维淀粉有限责任公司被“工业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奖”,兑现奖补资金1000万元,引资中介西安骏驰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兑现奖补资金50万元;崇信县兑现东方希望畜牧有限公司奖补资金100万元,甘肃艾德绿色科技有限公司奖补资金30万元。开展服务提质行动,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在政务大厅推行“办不成事”反应机制,通过兜底服务,全力解决企业群众在办理政务服务事项中遇到的“烦心事”。市自然资源局推行不动产登记“带押过户”业务,降低二手房在市场上的流通成本,进一步降低群众交易成本。国家总局崆峒区税务局率先全省开通涉税事项“云上会客厅”,实现企业和税务部门可以在网上进行面对面交流,提高了办事效率。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成全市首宗工业“标准地”挂牌成交,以671.814万元交易用地17.98亩,亩均37.36万元。开展理念提升行动,大力推行市、县党政干部“包抓联”机制,30名市级领导包抓60户工业企业,市直部门按照归口包抓所属企业,实现包抓全覆盖。大力推行“六必访”、“白名单”等机制,通过“协商会、恳谈会、企业家交流日”等形式”,对企业家和个体工商户开展调研走访、现场办公、座谈交流,帮助解决项目审批、政策落实等方面困难需求。精心举办2023年全球旅行商大会暨平凉市文旅产业招商引资推介会,现场签订文旅产业招商引资项目14个、总投资42.18亿元。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坚持上门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一季度全市共外出招商活动65次,实施招商项目155项,到位资金77.14亿元,其中省外项目123项,完成到位资金68.21亿元,新引进省外项目89项,总投资53.29亿元,到位资金43.35亿元,资金到位率81.35%。
(撰稿:盖保贵 审核:樊志辉 责任编辑:冶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