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投资平凉

“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 | 我市静宁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成效显著

  • 时间:2023-04-03 17:13
  • 来源:农村经济科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建设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我市静宁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去年被国家5部委认定为第三批国家级示范园以来,市发展改革委高度重视,强化政策协调和业务指导,狠抓苹果产业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推广应用和体制机制创新等工作,实现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加快发展,示范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园区建设上水平静宁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作为全市首个国家级示范园,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思路,强化示范园核心区建设,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在用地、资金、人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条件,培育壮大苹果主导产业,提升产业融合发展支撑能力。示范园创建以来,静宁县通过产业链、价值链和利益链的联结,把农村一、二、三产业紧密融合在一起,联农带农就近就业、增收致富,不断推动示范园建设上水平、提档次、增效益。同时,梳理典型经验做法,大力开展宣传推广,示范带动静宁县不断深化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二是项目保障强支撑。为加快示范园建设,补齐园内基础设施短板,我们紧扣示范园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需求,认真研究政策投向,围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办法》,指导静宁县精准谋划上报示范园建设项目1项,主要新建仓储保鲜库、苹果深加工标准化车间、原料车间、检验检测中心,配套建设园区内供水、雨水、污水管网等相关基础设施。该项目总投资4498.62万元,拟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2000万元。主动赴省发展改革委专题汇报衔接,加强沟通协调,为争取项目资金做好铺垫、打牢基础。

三是产业融合显成效。示范园建设中,始终坚持“产业是基础、融合是核心、联动是目标”,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苹果产业与果品加工、纸箱包装、冷链物流、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了“苹果产业一业主导、多元产业梯次跟进”的园区发展动力新格局,示范园内三次产业融合互促的路径模式初步形成。目前,静宁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已建成葫芦河城川至威戎等3个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带,顺利通过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苹果)认证,初步形成空间布局优化、产业链条完善、经营主体多元、利益联结紧密、组织保障有力的融合型示范园。2022年示范园苹果产量达到7.8万吨,果业产值6.5亿元,综合产值11.7亿元,园区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835元,比上年增加1035元。辐射带动区域苹果总产量达到89.3万吨、果业产值53.6亿元,全产业链价值预计72亿元。

“国字号”招牌的成功取得,对我市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下一步,我市将继续以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为抓手,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稳扎稳打,全力推进静宁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引领。同时充分利用国省各项支持政策,做好崇信县争创第四批示范园工作,为示范引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撰稿:张艳霞      审核:李彦荣      责任编辑:冶春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 | 我市静宁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成效显著
时间:2023-04-03 17:13

建设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我市静宁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去年被国家5部委认定为第三批国家级示范园以来,市发展改革委高度重视,强化政策协调和业务指导,狠抓苹果产业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推广应用和体制机制创新等工作,实现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加快发展,示范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园区建设上水平静宁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作为全市首个国家级示范园,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思路,强化示范园核心区建设,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在用地、资金、人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条件,培育壮大苹果主导产业,提升产业融合发展支撑能力。示范园创建以来,静宁县通过产业链、价值链和利益链的联结,把农村一、二、三产业紧密融合在一起,联农带农就近就业、增收致富,不断推动示范园建设上水平、提档次、增效益。同时,梳理典型经验做法,大力开展宣传推广,示范带动静宁县不断深化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二是项目保障强支撑。为加快示范园建设,补齐园内基础设施短板,我们紧扣示范园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需求,认真研究政策投向,围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办法》,指导静宁县精准谋划上报示范园建设项目1项,主要新建仓储保鲜库、苹果深加工标准化车间、原料车间、检验检测中心,配套建设园区内供水、雨水、污水管网等相关基础设施。该项目总投资4498.62万元,拟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2000万元。主动赴省发展改革委专题汇报衔接,加强沟通协调,为争取项目资金做好铺垫、打牢基础。

三是产业融合显成效。示范园建设中,始终坚持“产业是基础、融合是核心、联动是目标”,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苹果产业与果品加工、纸箱包装、冷链物流、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了“苹果产业一业主导、多元产业梯次跟进”的园区发展动力新格局,示范园内三次产业融合互促的路径模式初步形成。目前,静宁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已建成葫芦河城川至威戎等3个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带,顺利通过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苹果)认证,初步形成空间布局优化、产业链条完善、经营主体多元、利益联结紧密、组织保障有力的融合型示范园。2022年示范园苹果产量达到7.8万吨,果业产值6.5亿元,综合产值11.7亿元,园区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835元,比上年增加1035元。辐射带动区域苹果总产量达到89.3万吨、果业产值53.6亿元,全产业链价值预计72亿元。

“国字号”招牌的成功取得,对我市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下一步,我市将继续以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为抓手,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稳扎稳打,全力推进静宁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引领。同时充分利用国省各项支持政策,做好崇信县争创第四批示范园工作,为示范引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撰稿:张艳霞      审核:李彦荣      责任编辑:冶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