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平凉市林果草工作系列展示之二】——立法守护“活文物” 赋能擦亮“金名片”
自2022年《平凉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全市林草系统以全面推进学法普法执法为重点,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全力推动《条例》贯彻实施,取得了良好成效。
坚持精准普法,增强宣传实效。举行《平凉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颁布实施新闻发布会,结合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月、植树节、爱鸟周、古树名木宣传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和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重要节点,市、县两级开展《条例》普法宣传活动,印制《条例》和《平凉古树名木》宣传画册,制作宣传展板,发放倡议书和宣传彩页,在全市营造人人参与、人人保护的浓厚氛围。坚持业务建设与普法宣传同部署同推进,把《条例》宣传贯穿在工程建设、果业培训和督查检查等各个环节,立体化开展法治宣传活动,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城镇社区和乡村农户,“心贴心”“面对面”“点对点”宣讲《条例》,回应诉求,解疑释惑。组织参与全国“双百”古树推荐评选活动,柳湖公园“左公柳”古树群、“华夏古槐王”荣获全国“双百”古树称号。
坚持全面用法,提升管护水平。筹集资金100多万元,在全省首家完成第二次古树名木和乡土树种资源普查,全市现有古树群22处,古树名木及后续资源35242株,其中:古树34665株、名木337株、后续资源240株。挂牌建档古树名木及后续资源3081株,按保护级别划分,一级古树161株、名木337株,二级古树232株,三级古树及后续资源2351株。与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大学合作,建成全市古树名木动态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悬挂统一样式的标识牌和二维码。市委、市人大、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先后开展调研,主持“左公柳”“华夏古槐王”挂牌仪式,有力的推进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制定“一树一策”方案,对20多株濒危“左公柳”开展修复,建成全省古树名木保护示范样板工程。在全省关注森林活动、省林草局主要领导调研中,给予了充分肯定。依托《条例》的贯彻实施,充分发挥古树名木生态、社会、经济、文化等多重功能,讲好古树故事,弘扬古树文化,大力推进林旅融合发展,创建国家森林乡村20个、省级森林小镇25个、省级乡村绿化示范村7个,林业助建美丽乡村98个,真正让“古树风景”转化为“生态经济”。
坚持从严执法,确保古树安全。将古树名木保护纳入各级林长制督查考核范畴,建立联合执法长效机制,联合公安、住建等部门,开展“春风2023”“春风2024”专项行动,加强宣传,积极引导,在全社会形成保护古树名木的良好氛围。下一步,林草部门牵头抓好管护责任书签订、复壮修复、信息平台维护等各项工作,确保古树名木资源安全。
(撰稿:郭霞 编辑:柳文玉 审核: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