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部门信息 > 政府部门 > 市民宗委

在互促互融中共育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平凉市开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主题周活动缩影

  • 时间:2024-05-11 15:52
  • 来源:平凉市民宗委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骄阳似火,夏花绚烂,五月的平凉最是浪漫。

崆峒山绿树成荫,人流汹涌,放眼皆画卷。从山巅俯瞰,崆峒山云山相接,群峰隐现,烟雾迷离,望驾山、皇城、雷声峰、南台、棋盘岭、香山,这些平日里耸峙的山峰,都化成了云海中的孤岛,小舟一样,在浩瀚无际的涛涛云海上浮浮沉沉。云海为崆峒山景区平添了神秘的色彩,游客在这里纷纷拿出相机、手机,记录下这奇幻景观。

平凉市紧紧抓住五一小长假关键时间节点,深入推进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在景区推出汉服跟拍、侠客巡游、养生拳教学、非遗漆扇体验等超多新玩法、新体验,精心策划乡村旅游、民俗文化节等120多项特色文化旅游活动,以沉浸式文化体验展示锦绣山河之旖旎壮丽、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五月的平凉,博物馆、图书馆成网红打卡地。孩子们无惧陡降的气温,排起蜿蜒长龙。市博物馆通过每天8场的义务讲解和劳动节主题社教活动、刺绣研学体验活动的开展,让各族青少年更加直观地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除博物馆之外,新落成的平凉非遗展览馆吸引了不少游客探访,市图书馆、市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馆,也通过举办音乐沙龙活动、精品书画展览,培育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各族青少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重要对象,平凉以博物馆、非遗展馆等为重要载体,充分发挥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全面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石榴籽”工程,通过实物、实景、实事展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客观史实,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故事、新时代故事,揭示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汇聚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机制和历史脉络,增强各族青少年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南台、兴合庄是平凉两处最大的民族聚居社区,也是典型的“城中村”。由于历史原因,这里的基础服务设施不够完善,环境卫生差,如厕难、行路难等“老大难”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群众。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开展以来,社区党支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创建工作的第一要务,积极衔接相关单位完成了社区道路的硬化,改造了旱厕,建造了便民市场,解决了当地居民的实际困难,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了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平凉市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坚持互嵌式发展理念,围绕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依托城市更新行动、棚户区改造、移民搬迁工程和新农村建设等,从居住生活、就业工作、教育学习等生活保障、服务日常环节着力,切实提升各族群众的幸福感,加强“小聚居”转变为“大家庭”、“小家园”转变为“共同体”、“小切口”转变为“大幸福”三个转变,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意识。

(撰稿:马明博 ;审核:秦永宏 ;责任编辑:罗惠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在互促互融中共育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平凉市开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主题周活动缩影
时间:2024-05-11 15:52

骄阳似火,夏花绚烂,五月的平凉最是浪漫。

崆峒山绿树成荫,人流汹涌,放眼皆画卷。从山巅俯瞰,崆峒山云山相接,群峰隐现,烟雾迷离,望驾山、皇城、雷声峰、南台、棋盘岭、香山,这些平日里耸峙的山峰,都化成了云海中的孤岛,小舟一样,在浩瀚无际的涛涛云海上浮浮沉沉。云海为崆峒山景区平添了神秘的色彩,游客在这里纷纷拿出相机、手机,记录下这奇幻景观。

平凉市紧紧抓住五一小长假关键时间节点,深入推进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在景区推出汉服跟拍、侠客巡游、养生拳教学、非遗漆扇体验等超多新玩法、新体验,精心策划乡村旅游、民俗文化节等120多项特色文化旅游活动,以沉浸式文化体验展示锦绣山河之旖旎壮丽、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五月的平凉,博物馆、图书馆成网红打卡地。孩子们无惧陡降的气温,排起蜿蜒长龙。市博物馆通过每天8场的义务讲解和劳动节主题社教活动、刺绣研学体验活动的开展,让各族青少年更加直观地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除博物馆之外,新落成的平凉非遗展览馆吸引了不少游客探访,市图书馆、市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馆,也通过举办音乐沙龙活动、精品书画展览,培育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各族青少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重要对象,平凉以博物馆、非遗展馆等为重要载体,充分发挥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全面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石榴籽”工程,通过实物、实景、实事展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客观史实,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故事、新时代故事,揭示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汇聚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机制和历史脉络,增强各族青少年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南台、兴合庄是平凉两处最大的民族聚居社区,也是典型的“城中村”。由于历史原因,这里的基础服务设施不够完善,环境卫生差,如厕难、行路难等“老大难”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群众。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开展以来,社区党支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创建工作的第一要务,积极衔接相关单位完成了社区道路的硬化,改造了旱厕,建造了便民市场,解决了当地居民的实际困难,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了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平凉市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坚持互嵌式发展理念,围绕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依托城市更新行动、棚户区改造、移民搬迁工程和新农村建设等,从居住生活、就业工作、教育学习等生活保障、服务日常环节着力,切实提升各族群众的幸福感,加强“小聚居”转变为“大家庭”、“小家园”转变为“共同体”、“小切口”转变为“大幸福”三个转变,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意识。

(撰稿:马明博 ;审核:秦永宏 ;责任编辑:罗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