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政务服务 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乡村振兴

  • 时间:2023-12-28 12:08
  • 来源:政务服务科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今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紧紧围绕“三农”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为出发点,坚持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营商环境工作新机制,持续深化农业农村系统“放管服”改革。强化部门间数据共享,优化打造审批更少、流程更短、效率更高的政务环境,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现代化创造更加安定的社会环境。

一、简化办事流程,提升服务水平。深入推行“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改革,依托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减少群众和企业到实体大厅办事次数,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少跑腿”“零跑路”。按照“一网办”工作要求,梳理和规范政务服务事项17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5项,公共服务事项12项),全部进驻市区政务服务大厅实行统一办理。梳理更新办事基本信息和服务指南信息,编制上报了办事指南和办事流程,在网站上公开了公共服务事项名称、设定依据、事项分类、咨询电话、投诉电话等内容,做到同源同步更新,为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今年以来,受理群众咨询服务100余人次,按时办结率和回复率均为100%。

二、创新监管方式,规范依法行政。全面梳理农业农村领域监管业务事项,对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市场主体名录库和执法人员名录库进行了动态调整。制定了《平凉市农业农村系统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了重点任务,靠实了工作责任。制定下发了《平凉市农业农村局2023年“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计划》,明确了抽查时间、抽查方式、抽查内容、抽查步骤、工作举措和目标要求。今年全系统共开展“一业一查”跨部门和单部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事项5项,随机抽查各类行政检查对象413户,发现问题经营门店3个;存在问题3条,整改3条。

三、开展专项行动,严格执法办案。以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为重点,组织开展全市春季执法护农百日行动、“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行政执法“稳粮保供”专项行动、农机种业安全专项执法检查、2023年动物诊疗专项执法和“中国渔政亮剑2023”暨规范畜禽养殖用药专项整治等专项执法检查6次。全市出动执法人员3945人次,检查农资等企业(门店)4377家次,查处违法线索135条,责令整改89条。全市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20起,罚没金额34.48万元,挽回群众经济损失277.03万元。

四、开展普法宣传,营造法治环境。紧紧围绕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实际,加强对农资生产经营主体“以案释法,以案普法”教育,提升农资经营户依法经营水平和群众识假辨假能力。指导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训工作,全市培育学法用法示范户1335户。深入开展“送法下乡”“百场法治大宣讲”、 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法律明白人”培训,宪法、民法典宣传月等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展出展板8块、悬挂宣传条幅6条,解答法律咨询200余人次,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撰稿:董丽青     审核:李   鑫     编辑:王   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强化政务服务 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3-12-28 12:08

今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紧紧围绕“三农”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为出发点,坚持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营商环境工作新机制,持续深化农业农村系统“放管服”改革。强化部门间数据共享,优化打造审批更少、流程更短、效率更高的政务环境,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现代化创造更加安定的社会环境。

一、简化办事流程,提升服务水平。深入推行“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改革,依托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减少群众和企业到实体大厅办事次数,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少跑腿”“零跑路”。按照“一网办”工作要求,梳理和规范政务服务事项17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5项,公共服务事项12项),全部进驻市区政务服务大厅实行统一办理。梳理更新办事基本信息和服务指南信息,编制上报了办事指南和办事流程,在网站上公开了公共服务事项名称、设定依据、事项分类、咨询电话、投诉电话等内容,做到同源同步更新,为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今年以来,受理群众咨询服务100余人次,按时办结率和回复率均为100%。

二、创新监管方式,规范依法行政。全面梳理农业农村领域监管业务事项,对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市场主体名录库和执法人员名录库进行了动态调整。制定了《平凉市农业农村系统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了重点任务,靠实了工作责任。制定下发了《平凉市农业农村局2023年“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计划》,明确了抽查时间、抽查方式、抽查内容、抽查步骤、工作举措和目标要求。今年全系统共开展“一业一查”跨部门和单部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事项5项,随机抽查各类行政检查对象413户,发现问题经营门店3个;存在问题3条,整改3条。

三、开展专项行动,严格执法办案。以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为重点,组织开展全市春季执法护农百日行动、“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行政执法“稳粮保供”专项行动、农机种业安全专项执法检查、2023年动物诊疗专项执法和“中国渔政亮剑2023”暨规范畜禽养殖用药专项整治等专项执法检查6次。全市出动执法人员3945人次,检查农资等企业(门店)4377家次,查处违法线索135条,责令整改89条。全市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20起,罚没金额34.48万元,挽回群众经济损失277.03万元。

四、开展普法宣传,营造法治环境。紧紧围绕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实际,加强对农资生产经营主体“以案释法,以案普法”教育,提升农资经营户依法经营水平和群众识假辨假能力。指导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训工作,全市培育学法用法示范户1335户。深入开展“送法下乡”“百场法治大宣讲”、 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法律明白人”培训,宪法、民法典宣传月等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展出展板8块、悬挂宣传条幅6条,解答法律咨询200余人次,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撰稿:董丽青     审核:李   鑫     编辑:王   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