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安全促发展,全市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

  • 时间:2024-01-03 09:02
  • 来源:平凉市农机监理所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2023年,平凉市农业农村局、市农机监理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部署精神,以保障农机安全生产为目标,以实施农机安全监理“个十百千万工程”为重点,加强组织领导,织密基层网络,排查安全隐患,强化宣传培训,建机制、强监管、抓安全、促发展,全市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持续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

“一早”:提早安排部署,严格落实各级农机安全监管责任。认真落实“党政同责、齐抓共管、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责任机制,年初筹备召开了全市农机安全监理暨农机推广工作视频会,安排部署了农机安全监管工作,各县(市、区)及时召开会议,市、县两级农业农村局、监理机构分别签订了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各县(市、区)、乡镇、行政村逐级签订责任书,签订率达100%;逐户签订承诺书(告知书),签订率达98%以上,落实了监管责任,靠实了农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二管”:强化监管措施,全力推动农机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安全风险,严格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登记、年度检验、驾驶证的申领、换发和审验及设施农业装备的登记、实地检验。结合“三抓三促”行动,市所组成督查组先后深入7县(市、区)农机服务(推广)中心、41个乡镇、53个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了督查检查,查处农机安全监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19条,提出指导意见19条,全部整改完成。截至目前,全市共检查农业机械12212台(次),排查一般隐患529条,查出违章685人(次),发放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167张,隐患整改529条,整改率100%。

“三建”:积极调查研究,科学推进建立农机安全“网格化”监管机制。市所积极向省农机监理总站争取农机安全“网格化”监管课题经费6万元,在全市整市试点推进农机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经过大量的调研、摸底、广泛宣传,反复论证、研究、征求意见,制定了《平凉市推进基层农机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和《平凉市基层农机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工作制度》,细化了县区、乡(镇)、村社网格以及网格长、网格员职责,做到了制度、人员、职责上墙公示。初步构建了以县(市、区)为一级网格,乡(镇)为二级网格,村社为三级网格的农机安全监管网格基本框架。市所坚持周研判、月调度、季督查、半年通报、年度考核,强化督查检查,及时掌握进展,协调解决存在问题,确保“网格化”监管工作务实、协调、高效推进。

“四宣”:扩大宣传培训,努力提高各级农机安全生产防范意识。积极组织监理人员深入乡镇、场院、集贸市场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市所印制了农机安全宣传资料14000份,订制了一批“平安农机”宣传帽,举办了全市农机“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活动。全市发放各类农机安全宣传资料26.82万份,制作宣传栏、展版330块,出动宣传人员2956(人)次,举办农机安全知识讲座203场(次),受教育群众18069(人)次,举办农机监理人员培训69场(次),培训2176人(次),网络媒体发布各类信息554条。我市两名同志被农业农村部农机化总站通报表扬为优秀信息员。

“五创”:创建“平安农机”,有效保障现代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创建‘平安农机’,提升发展质量”为主题,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努力建立“政府负责、农机主抓、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将创建活动纳入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范畴,不断拓宽“平安农机”创建活动范围,丰富创建内容,提高创建层次和水平。今年,新创建全省“平安农机”示范县1个、示范合作社4个;授牌命名全市“平安农机”示范乡(镇)5个,示范合作社11个。      

通过抓安全促发展,全市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今年新增注册登记农业机械1791台,累计达到34666台,报户率达到93.2 %,新增考证农机驾驶员2064人,累计达到31375人,持证率 92.97%。检验农业机械31266台,检验率94.62%,审验换证2945人,换证率93.85%。全年未发生农机事故,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建设农业强市营造了良好的安全发展环境。

(撰稿:仝   辉     审核:李   鑫     编辑:王   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抓安全促发展,全市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
时间:2024-01-03 09:02

2023年,平凉市农业农村局、市农机监理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部署精神,以保障农机安全生产为目标,以实施农机安全监理“个十百千万工程”为重点,加强组织领导,织密基层网络,排查安全隐患,强化宣传培训,建机制、强监管、抓安全、促发展,全市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持续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

“一早”:提早安排部署,严格落实各级农机安全监管责任。认真落实“党政同责、齐抓共管、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责任机制,年初筹备召开了全市农机安全监理暨农机推广工作视频会,安排部署了农机安全监管工作,各县(市、区)及时召开会议,市、县两级农业农村局、监理机构分别签订了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各县(市、区)、乡镇、行政村逐级签订责任书,签订率达100%;逐户签订承诺书(告知书),签订率达98%以上,落实了监管责任,靠实了农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二管”:强化监管措施,全力推动农机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安全风险,严格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登记、年度检验、驾驶证的申领、换发和审验及设施农业装备的登记、实地检验。结合“三抓三促”行动,市所组成督查组先后深入7县(市、区)农机服务(推广)中心、41个乡镇、53个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了督查检查,查处农机安全监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19条,提出指导意见19条,全部整改完成。截至目前,全市共检查农业机械12212台(次),排查一般隐患529条,查出违章685人(次),发放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167张,隐患整改529条,整改率100%。

“三建”:积极调查研究,科学推进建立农机安全“网格化”监管机制。市所积极向省农机监理总站争取农机安全“网格化”监管课题经费6万元,在全市整市试点推进农机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经过大量的调研、摸底、广泛宣传,反复论证、研究、征求意见,制定了《平凉市推进基层农机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和《平凉市基层农机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工作制度》,细化了县区、乡(镇)、村社网格以及网格长、网格员职责,做到了制度、人员、职责上墙公示。初步构建了以县(市、区)为一级网格,乡(镇)为二级网格,村社为三级网格的农机安全监管网格基本框架。市所坚持周研判、月调度、季督查、半年通报、年度考核,强化督查检查,及时掌握进展,协调解决存在问题,确保“网格化”监管工作务实、协调、高效推进。

“四宣”:扩大宣传培训,努力提高各级农机安全生产防范意识。积极组织监理人员深入乡镇、场院、集贸市场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市所印制了农机安全宣传资料14000份,订制了一批“平安农机”宣传帽,举办了全市农机“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活动。全市发放各类农机安全宣传资料26.82万份,制作宣传栏、展版330块,出动宣传人员2956(人)次,举办农机安全知识讲座203场(次),受教育群众18069(人)次,举办农机监理人员培训69场(次),培训2176人(次),网络媒体发布各类信息554条。我市两名同志被农业农村部农机化总站通报表扬为优秀信息员。

“五创”:创建“平安农机”,有效保障现代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创建‘平安农机’,提升发展质量”为主题,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努力建立“政府负责、农机主抓、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将创建活动纳入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范畴,不断拓宽“平安农机”创建活动范围,丰富创建内容,提高创建层次和水平。今年,新创建全省“平安农机”示范县1个、示范合作社4个;授牌命名全市“平安农机”示范乡(镇)5个,示范合作社11个。      

通过抓安全促发展,全市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今年新增注册登记农业机械1791台,累计达到34666台,报户率达到93.2 %,新增考证农机驾驶员2064人,累计达到31375人,持证率 92.97%。检验农业机械31266台,检验率94.62%,审验换证2945人,换证率93.85%。全年未发生农机事故,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建设农业强市营造了良好的安全发展环境。

(撰稿:仝   辉     审核:李   鑫     编辑:王   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