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机化站开展小麦“机收减损”技术培训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毫不松懈抓好粮食生产和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将“机收减损”作为粮食生产机械化主要工作常抓不懈的要求,22日上午,市农机化站根据2024年局属单位重点工作目标,为协助办好全省“绿色小麦基地机收开镰仪式暨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提前进行技术储备,利用”双节”空闲时间,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小麦“机收减损”技术培训。
会上,市农机化站站长高焕荣围绕提高机收减损意识、提高机收作业质量、减少收获环节损失、加强机收减损宣传测定,进行了系统培训,并为做好2024年我市小麦机收减损工作提出了要求。
一是牢固树立“减损就是增产”理念。 筑牢粮食安全底线,有粮食产量“做加法”和损失浪费“做减法”两条根本路径。随着近年来我国粮食增面积、提产量的难度越来越大,粮食在生产、收获、运输、仓储、加工、食用等全链条的损失浪费现象却持续存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2019年世界粮食及农业状况》,全球粮食在收获后到零售前的供应链环节损失数量约占总产量的14%。在此背景下,拧紧粮食“节流阀”,减少粮食机械化收获环节损失浪费,客观上就等于增加粮食产量,有利于提高粮食供给能力,守好大国粮仓。
二是认真学习“小麦机收减损”技术规程。 为最大程度减少机收损失,首先要确定适宜收获时间,小麦机收宜在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进行,此时产量最高,品质最好。联合收获机开始作业前要检查与保养,确保机具保持最佳工作状态,预防和减少作业故障,提高作业质量与效率。在进行机收时,要根据地块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作业行走路线,还应根据作物品种、高度、产量、成熟程度及秸秆含水率等情况来选择作业档位,作业幅宽以割台宽度的90%为宜,用作业速度及工作幅宽来调整喂入量,使机器在额定负荷下工作,且应保证均匀喂入,尽量降低夹带损失,避免发生堵塞故障。要经常检查凹板筛和清选筛的筛面,防止被泥土或者潮湿物堵死造成粮食损失,如有堵死要及时清理。倒伏小麦收割时,要适当降低割台,以减少漏割。倒伏严重时,应采取逆倒伏方向收获。
三是坚持开展“小麦机收减损”宣传测定。 联合收割机驾驶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精神直接决定了收获作业质量,在“三夏”等关键农时,要做好小麦、玉米机收作业质量标准宣贯,完善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指导意见,引导农户和机手因地制宜选择收获时机、合适机具和机收方式,千方百计避免增加损失;要不断提升农机装备性能质量,指导机手做好保养维修、正确调整机具参数、及时排除故障,开展生产技术服务等方面综合发力,让农机成为减损的重要保障;要开展农机减损演示观摩活动,结合全省小麦机收开镰仪式暨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推动全市广大农机手、社会面牢固树立“减损就是增产”的理念,营造关注支持农机减损的浓厚氛围,激发广大机手比学赶超节粮减损技能的荣誉感使命感,推动机收作业精细高效、提质减损;要做好机收损失监测调查,严格按照全省《主粮作物机收损失监测调查测定方法》要求,指导县(市、区)做好机收损失率监测,有问题及时调整,降低收获损失。
(撰稿:史向明 审核:李 鑫 编辑:王 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