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精准清查
为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管好用好帮扶项目资产,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决定在2025年1-5月,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精准清查。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坚持以“深、快、全、严”四维发力,高质量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精准清查工作。
一、立足“深”字谋长远,对标政策提站位
市农业农村局和市农经中心先后组织召开专题政策培训会议,认真学习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实施方案》精神,深刻领会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精准清查工作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全面清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底数和2013年-2024年帮扶资产管理的目标任务,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提高做好农村集体“三资”精准清查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精准摸清农村集体家底,盘活沉睡资源,全面释放农村要素市场潜力,确保农村集体资产不流失、效益可持续,深入促进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二、立足“快”字抓推进,高效启动强落实
按照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印发的《工作方案》要求,坚持早谋划、快行动。1月26日,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印发了《平凉市农村集体“三资”精准清查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清查时点、内容、实施步骤及工作要求,建立半月调度通报机制,压茬推进任务落实。各县(市、区)迅速响应,制定实施方案,全面启动数据填报工作,至2月下旬,全市186个村填报工作进入镇级审核,38个村进入县级审核。
三、立足“全”字强部署,上下联动聚合力
坚持全域覆盖、全员参与,推动清查工作向纵深开展。市委农办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统揽各方职责,组织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形成“市级统筹、县级主责、镇村落实”的三级联动体系。省厅培训会后,各县(市、区)党委农办积极组织相关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干部及业务人员,相继召开推进会、培训会7场次,实现县级培训全覆盖,进一步细化任务清单,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同时,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动员,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监督,确保清查工作公开透明、不留死角。
四、立足“严”字保质量,规范清查提质效
紧扣“严标准、严流程、严纪律”要求,切实提升精准清查工作规范性和质效性。一是明确主体责任。帮扶项目资产确权移交涉及行业部门多、法律法规多、政策要求多,专业性非常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头开展工作,依法明确权属。对2013-2024年已确权移交给村集体的帮扶项目资产全面清查、入账、上平台,实现帮扶项目资产和村集体资产管理并轨。二是严控数据审核关,充分运用平台系统强化线上审核,建立“村级自查、乡镇复查、县级抽查、市级抽验”四级审核机制,从各层级、各环节上压实质量责任确保清查结果真实、完整、准确。三是严守时间节点关,对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的时间节点,严格按时限要求完成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工作节奏,确保按照5月中旬全面完成清查任务。
下一步,我市将积极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健全脱贫攻坚国家投入形成资产的长效管理机制”“管好用好农村资源资产”的决策部署,持续深化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专项治理。加强对精准清查工作的跟踪指导和检查,联合市纪委监委派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适时对进度缓慢、问题较多的地方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实地督导,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限期整改。逐步健全资产形成、确权移交、管护运营、收益分配等全程监管制度,探索出台帮扶项目资产管理办法,推动经营性资产保值增效、公益性资产持续发挥作用,充分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让改革红利更多惠及农民。
(撰稿:徐经伟 编辑:刘家祺 审核:王天顺)
上一篇: 全市种业工作会议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