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四举措强化农村地区药品安全监管
为保障农村地区药品安全,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围绕“找问题、排隐患、强监管、重宣传”四方面开展农村药品安全专项整治。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排查化解药品安全风险隐患。不断加大农村地区药品安全监督检查力度,深入排查梳理风险,定期进行风险会商,建立问题清单并实行销号管理,针对农村药品问题多发、易发的重点环节、重点品种、重点单位,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和频次,严厉打击和查处非法渠道购进、经营使用假劣药品、执业药师挂靠等违法行为。去年以来,共摸排农村地区药品安全隐患28条,整改处置28条,依法约谈26户,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26份。
二是聚焦案件查办,推动专项整治行动走深走实。以农村个体零售药店、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个体诊所为重点区域,针对个别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存在经营使用过期药品、非法渠道购进等违法违规行为,从严从快查处。联合卫健、公安部门开展对违法销售“壮阳”“减肥”等功效食品药品和个体诊所药品安全开展排查整治。持续跟进移送公安部门查处的假劣药案件,出具假劣药认定意见4件,召开风险会商会议5次。近两年共查处农村地区药品安全违法案件20件,罚没款22.1万元,达到了“查办一起、震慑一片”的效果。
三是坚持夯基固本,持续加强农村药品监管能力建设。认真落实《平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化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意见》和《平凉市食药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市县药品监管能力标准化建设的落实措施的通知》,常年开展基层药品检查员队伍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监管人员能力和水平。持续推进农村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改善办公条件、办案装备,近年来为全市112个基层所配备执法车辆124辆,实现了全市基层所执法车辆全覆盖。
四是强化宣传引导,形成药品整治社会共治格局。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药品安全宣传月和法定节假日,通过政府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农村广播等方式,积极开展药品安全科普宣传,提高农村地区消费者识假辨假能力。持续对农村药品从业人员开展法律法规培训,提升农村和城乡结合部药品经营使用单位守法经营意识,畅通投诉举报通道,形成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多元治理格局。(作者:王启鑫 审核:贾明宇 责任编辑:孙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