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典型案例系列宣传
编者按: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25年的主题是“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在今年“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临之际,为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展示我市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方面取得的成果,自5月16日起,将遴选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典型案例在“平凉生态环境”微信平台陆续推送播出,以发挥示范引领和宣传作用。
——梯田里的黄金密码·马铃薯育种
庄浪县位于甘肃东部、六盘山西麓,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是马铃薯适生区之一,也是西北重要的马铃薯育种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围绕打造马铃薯产业大县和脱毒种薯生产强县目标,建立健全了新品种选育体系、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商品薯销售及加工利用体系,走出了引、育、繁、推、加、销、贮一体化经营的路子,通过科技创新和全产业链发展,形成了显著的产业优势。
庄浪县马铃薯育种工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建成西北最大智能化原原种繁育基地,300亩马铃薯育种创新基地集品种选育、技术研发于一体,为全国一流雾培法生产基地。配备雾培法生产系统,年产能达脱毒瓶苗1000万株、原原种4000万粒。 智能育种温室集成空气能恒温、水肥一体化设备,杂交结实率提升40%,育种周期缩短30%。 自主选育“河薯”系列、“庄薯”系列新品种7个,其中“庄薯3号”为鲜食淀粉加工型品种,“庄薯3号选育与示范推广项目”获2012年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庄薯3号”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主粮化四大推广品种之一,在全国7省区56个县区累计推广种植8000多万亩;“庄薯4号”于2016年通过省级审定,为鲜食全粉加工型品种,累计推广100万亩以上,“庄薯5号”于2023年通过农业农村部品种登记,具有口感佳、品质优等特点,已进入示范推广阶段。
目前,庄浪县马铃薯产业形成了“育繁推一体化、产加销相衔接、农工贸相融合”的发展体系,马铃薯实现了从“致富薯”到“振兴薯”的转变,已经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平凉市生态环境局自然生态保护科供稿)
(撰稿:陈亚萍 编辑:朱瑞祥 审核:秦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