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自然资源局答好“五卷” 提升耕地保护管理水平

  • 时间:2023-09-13 17:21
  • 来源:甘肃自然资源报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今年以来,平凉市自然资源局紧紧围绕年度自然资源工作重点,坚守耕地保护红线,扎实落实耕地保护各项任务,努力答好耕地保护“五卷”,全面提升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管理水平。

立行并举答好责任考核卷。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优化粮食安全责任考核制度,科学设定党委政府权责考核指标和赋值权重,制定印发《平凉市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工作的通知》,从加强规划管控和用途管制、严格管控耕地“非农化”、确保占补平衡数量和质量、加强动态监测和执法监督、强化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等方面提出16条具体措施,坚决守住耕地红线,确保全市粮食安全。

占补挂钩答好耕地平衡卷。严格落实占一补一、先补后占、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要求,针对全市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严重短缺的问题,积极汇报省自然资源厅退回历年未挂钩平衡指标1142亩,并及时组织实施市内有偿调剂,全力保障了全市重大建设项目落地实施。切实加强补充耕地占补平衡储备库建设,对已竣工验收的土地整理项目新增耕地加快进度入库,及时形成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对县区组织实施的补充耕地项目从严从紧要求,防止新增耕地出现撂荒、非法占用问题。同时,对耕地实施动态监测,对耕地流出情况进行合理判定,对耕地流向其他农用地问题及时进行处置,达到耕地不减少的目标。

疏堵结合答好专项整治卷。持续开展排查整治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非住宅房屋信息补充摸排工作,对国家下发的全市耕地建房图斑进行认真排摸,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该拆除的拆除,该审批的审批,全力保障农民合理的建房用地需求。对耕地保护专项审计反馈涉及自然资源部门的13个问题,制定工作方案,建立整改台账,推进问题整改,目前已整改4个。

上下联动答好规划管控卷。依托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成果,把耕地保护指标全部分解到县区、镇(街)、村(社区),落实到地块,设立标志、建立表册、上图入库,加强耕地保护网格化管理,实现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管理。从严控制建设占用耕地特别是优质耕地和基本农田,健全完善市、县、乡、村四级“田长制”,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从严查处违法占用耕地尤其是违法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行为。

多措并举答好执法监管卷。强化卫片执法检查,针对自然资源部下发图斑,组织县区开展了外业核查举证和系统数据填报,市级逐图斑严格审核,对确认的违法图斑,督促县区通过拆除复耕等措施消除违法状态。加大执法巡查力度,对新增违法用地行为从严从快从重依法打击。在农村建房和建设用地上严把审核关。设置耕地保护违法举报热线,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强大震慑。截至目前,动态巡查190余次,发现并现场制止违法违规问题27起,立案查处12起,没收违法所得3.35万元。(孙小忠)

来源:甘肃自然资源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平凉市自然资源局答好“五卷” 提升耕地保护管理水平
时间:2023-09-13 17:21

今年以来,平凉市自然资源局紧紧围绕年度自然资源工作重点,坚守耕地保护红线,扎实落实耕地保护各项任务,努力答好耕地保护“五卷”,全面提升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管理水平。

立行并举答好责任考核卷。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优化粮食安全责任考核制度,科学设定党委政府权责考核指标和赋值权重,制定印发《平凉市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工作的通知》,从加强规划管控和用途管制、严格管控耕地“非农化”、确保占补平衡数量和质量、加强动态监测和执法监督、强化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等方面提出16条具体措施,坚决守住耕地红线,确保全市粮食安全。

占补挂钩答好耕地平衡卷。严格落实占一补一、先补后占、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要求,针对全市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严重短缺的问题,积极汇报省自然资源厅退回历年未挂钩平衡指标1142亩,并及时组织实施市内有偿调剂,全力保障了全市重大建设项目落地实施。切实加强补充耕地占补平衡储备库建设,对已竣工验收的土地整理项目新增耕地加快进度入库,及时形成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对县区组织实施的补充耕地项目从严从紧要求,防止新增耕地出现撂荒、非法占用问题。同时,对耕地实施动态监测,对耕地流出情况进行合理判定,对耕地流向其他农用地问题及时进行处置,达到耕地不减少的目标。

疏堵结合答好专项整治卷。持续开展排查整治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非住宅房屋信息补充摸排工作,对国家下发的全市耕地建房图斑进行认真排摸,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该拆除的拆除,该审批的审批,全力保障农民合理的建房用地需求。对耕地保护专项审计反馈涉及自然资源部门的13个问题,制定工作方案,建立整改台账,推进问题整改,目前已整改4个。

上下联动答好规划管控卷。依托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成果,把耕地保护指标全部分解到县区、镇(街)、村(社区),落实到地块,设立标志、建立表册、上图入库,加强耕地保护网格化管理,实现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管理。从严控制建设占用耕地特别是优质耕地和基本农田,健全完善市、县、乡、村四级“田长制”,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从严查处违法占用耕地尤其是违法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行为。

多措并举答好执法监管卷。强化卫片执法检查,针对自然资源部下发图斑,组织县区开展了外业核查举证和系统数据填报,市级逐图斑严格审核,对确认的违法图斑,督促县区通过拆除复耕等措施消除违法状态。加大执法巡查力度,对新增违法用地行为从严从快从重依法打击。在农村建房和建设用地上严把审核关。设置耕地保护违法举报热线,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强大震慑。截至目前,动态巡查190余次,发现并现场制止违法违规问题27起,立案查处12起,没收违法所得3.35万元。(孙小忠)

来源:甘肃自然资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