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新闻发布

图文实录丨平凉市公安局“向人民报告”主题新闻发布会

  • 时间:2025-01-07 19:35
  • 来源:“平凉市公安局”微信公众号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1月7日,平凉市公安局举行“向人民报告”主题新闻发布会。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任志成介绍相关情况,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段志刚主持,省公安厅党风政风警风监督员、平凉日报社专刊部副主任姜慧仁到会监督。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周明明、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支队长史俊民、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支队长李琨分别回答媒体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  

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任志成

任志成:
过去的一年,全市公安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公安工作会议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坚强领导下,自觉对标省厅党委“四个一牵引、四个年行动”总要求,主动聚焦“培植四个一流理念、推进四个工程建设”工作思路,锚定“比肩先进,力创一流”总体目标,紧紧围绕市委“三区一城”战略规划,全力以赴防风险、护稳定、保平安、促发展,全市刑事、治安发案持续保持低位运行,政治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治安秩序。
过去的一年,我们利剑出鞘护平安,打击犯罪成果斐然。聚焦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违法犯罪,深化分析研判、扩线深挖、追踪缉捕,始终保持对各类突出违法犯罪活动严打高压态势,全市刑事立案数同比下降25.75%。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打掉恶势力组织4个,抓获网上逃犯471名,现发命案连续7年全破,攻克命案积案2起。破获本地电诈案件208起,返还群众损失1822.5万元,实现电诈发案、损失“双下降”目标。重拳打击“食药环知”领域违法犯罪,捣毁食品制假售假窝点2处,破获部督案件1起、省督案件4起,坚决守好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过去的一年,我们金盾织网固防线,治安防控严密坚实。深入开展“夏季行动”、“冬季行动”,更好守护人民群众幸福安宁,组织开展叠加式、立体化巡逻防控,以“步巡+车巡”“巡线+定点”结合的方式,主动延伸工作触角,不断加大广场、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巡逻频次和密度,织密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街面巡防网,多批次组织警力对宾馆、酒吧、KTV等场所开展“突击式”“地毯式”“拉网式”集中清查,挤压违法犯罪滋生空间,为广大市民营造安全、健康的社会氛围。牢固树立“校园安全无小事”理念,主动作为、精准发力,在全市学校设立446个“护学岗”,定人、定岗、定责落实护学勤务,同步开展校园周边治安隐患清查整治专项行动,群众安全感更加可触可感。
过去的一年,我们居安思危创稳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对标“主动创稳攻坚年”行动,全力推动被动维稳向主动创安主动创稳转变。依托“警调对接”机制,探索创新“红黄蓝绿”矛盾纠纷分级管控措施,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5万余起,选建“警调对接”示范派出所14个,培育了“马大姐调解室”等一批品牌调解室,努力从源头上消除风险。抓实抓细春运安保、假日出行和雨雪冰冻极端天气等各项应对措施,两波次开展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百日攻坚”行动,分时段开展护校安园、一盔一带、零点夜查等小专项行动,查处超员载客交通违法行为2697起,货车超载违法行为7322起,完成14处事故多发隐患路段治理任务,建成隐患突出路口路段“三必上”“五必上”33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保持平稳。
过去的一年,我们贴心服务暖民心,便民举措情送万家。持续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实行公安行政许可清单管理制度,动态调整政务事项62项,更新办理要素420项,创新推出“满意拍”“加时办”等便民服务举措,设立公安“大综窗”7个、“一窗通办”窗口10个、“办不成事”反映窗口10个,户籍迁移、无犯罪记录证明等5项高频业务实现“跨省通办”,办理各类业务24万余件,“零门槛”落户2451人,全市警务服务好评率升至99.7%,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对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任务,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交通信号灯、标志标牌等基础设施,群众出行更加顺畅、安全更有保障。
过去的一年,我们护航经济促发展,助力市场行稳致远。聚焦省委赋予平凉发展“三区一城市”目标定位,对标“服务发展增效年”行动,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入落实“护航警官”“包抓联”等制度机制,为89个重点项目配备护航警官178名,排查化解涉重大项目、招商引资领域矛盾隐患220余起。纵深开展“陇剑”“云端”系列打击行动,破获各类经济犯罪案件102起、涉企涉品牌类案件62起。强化经济金融领域风险监测预警,挖掘研判的《园区经济视角下经济犯罪研究与防范》调研报告在公安部“论道2024”活动中获得优秀奖。
下一步,全市公安机关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以新警务理念、新运行模式、新技术装备、新管理体系为抓手,不断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平凉实践保驾护航。

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段志刚主持


记者问答


甘肃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公安刑侦部门是打击犯罪、守护平安的重要力量,能否简单介绍一下全市公安刑侦2024年的工作情况?

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支队长李琨

李琨

民之所盼,刑侦必为。过去的一年,全市公安刑侦部门在市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牢固树立主责主业理念,多措并举,主动创稳,以打塑安,有效维护了全市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
一是重拳出击保民安。全市刑侦部门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高擎利剑持续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全市刑事立案同比下降25.75%,损失数下降16%。全市爆炸、劫持、绑架三类重大刑事案件连续15年零发生。七类暴力犯罪、命案现案100%全部破获,华亭市局破获22年前命案积案1起,泾川县局破获18年前命案积案1起,告慰了亡灵,抚慰了家属。全市刑侦部门在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行动中,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街霸”、“村霸”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打掉多起群众深恶痛绝的、影响群众日常生活的“村霸、街霸”案件,全链条打掉8个电诈窝点,深受群众好评。
二是智慧刑侦惠民生。按照“专业+机制+大数据”总体工作思路,市局刑侦部门初步建成集“综合指挥、数据研判、基础支撑”于一体的市级一体化实战中心,形成职责任务明晰、内部运转顺畅、纵向统一贯通、横向协作联动的整体作战格局,智慧反诈平台冻结我市群众被骗资金7895万余元,追赃挽损1987万余元,入室盗窃类案件破案率提升20.6个百分点,追缴文物数位居全省第一,安全稳定态势更加可感可知。
三是综合施策强防范。立足平凉市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实际,深入践行“以防为主、以教代刑”理念,持续完善专门教育“矫治体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大幅下降,受到公安部、省委、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厅及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电信网络防骗App安装率达到48%,防诈骗宣传120场次,印发宣传资料1.5万余份,社会反响良好。
执正义利剑,守朗朗乾坤。下一步,平凉公安刑侦部门将持续坚守打击主业,发扬刑警精神,珍视刑警荣誉,严厉打击、严密防范各类刑事犯罪,全力守护人民群众安全,为全市人民安居乐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平凉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道路交通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与民生福祉密切相连。春运将至,针对春运期间人流、车流急剧增长态势以及不良天气的影响,请问公安机关交警部门在保障春运交通安全管理方面有哪些工作安排?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周明明

周明明:

今年春运将于1月14日开始2月22日结束,共计40天。据预判,春运期间各类交通出行需求将充分释放,人流、车流量将创历史新高,加之近期低温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频发,交通安全形势面临严峻挑战。针对目前形势,全市公安交警部门已制定工作预案,统筹做好公众出行服务和保障交通物流“大动脉”“微循环”,全力保障群众安全顺畅出行。
一是强化隐患治理。针对“人、车、路、企”等源头风险隐患,联合交通运输、应急管理、旅游等部门开展“四个一”交通安全大检查,即对“两客一危一货”运输企业开展一次集中检查,对“两客一危一货”车辆安全技术状况开展一次全面排查,对从事春运的客运驾驶人开展一次安全教育,及时消除各类交通安全隐患。
二是强化路面管控。针对节前返乡和节后返程两个重点时间段,城市针对餐饮娱乐场所周边等重点道路,严查酒驾醉驾。高速公路重点查处“三超一疲劳”、违法占用应急车道,普通国省道严查公路“两违”、超载、超速等违法行为。农村地区紧盯婚丧嫁娶、民俗活动等重点时段路段,及时查纠“两违”、酒驾醉驾、无牌无证等突出违法。
三是做好应急管理。会同交通、应急、气象、运输等有关部门召开会商研判会,精准研判交通安全隐患、流量高峰期、易拥堵路段以及往年事故高发风险路段,及时向相关县(市、区)公安交管部门及高速公路交警大队发布预警提示,遇低温、雨雪、团雾等恶劣天气,迅速启动应急联动机制,加强协作,通过警车带道、分段放行、分车型放行等措施,保障道路通行效率和管控秩序。
四是做好提示预警。提前发布“两公布一提示”,通过双微、导航软件、高速公路诱导屏等,根据交通流量、事故、天气的变化开展针对性预警提示。针对流量高峰重点时段,集中向客货运企业负责人、自驾返乡群众、农村群众等重点群体发布分类预警提示,开展现场宣传活动。
借此机会也提醒广大驾驶员:出行前要做好车辆检查维修,实时关注天气情况和路况信息,合理安排出行路线和出行时间,严禁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超速行驶。遇冰雪雾霾等恶劣天气,要“降速、控距、亮尾”,安全谨慎驾驶。遇拥堵、缓行路段,切勿随意穿插、占用应急车道。如发生交通事故或车辆故障,牢记“车靠边、快警示、人撤离、即报警”十二字警句,避免发生二次事故。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2024年公安机关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支队长史俊民

史俊民:

2024年全市公安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稳定大局,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治安案件总体保持历史低位,有力维护了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安全稳定。

聚焦安保维稳,以最强担当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四早四防”,常态开展“矛盾联调、风险联防、问题联治、政策联宣、平安联创”等工作,创新推动警调对接“1+2+5”工作机制,探索推行“红黄蓝绿”四色分级动态管控措施,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5万余起,推送综治中心重点矛盾纠纷近4千起、化解率84.28%,有效防范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

聚焦公共安全,以最实举措强化社会治安防控。持续开展“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行动,累计出动警力9.6万人次、车辆2.1万余台次,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有效提升。圆满完成千人以上大型活动安保任务30场次,实现了“绝对安全、万无一失”的工作目标。全市802所中小学落实公安民警兼任学校法制副校长,常态化落实“护学岗”机制和“高峰勤务”制度,持续加强校园安保力量、安检设备、防撞设施配备,护校安园工作全面强化。积极推动《平凉市养犬管理条例》落实落地,办理犬证1千多个,文明养犬的社会共识逐步形成。

聚焦主责主业,以最严态势打击突出违法犯罪。去年以来全市治安案件发案同比下降19.61%,破获涉黄涉赌刑事案件近百起,查处涉黄涉赌治安案件800余起,有力净化了社会风气。重拳打击惩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违法犯罪行为,办结欠薪金额10万以上案件3起,追回欠薪94.38万余元。严厉打击涉枪爆违法犯罪,从源头上最大限度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聚焦公安服务,以最佳状态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着眼公安职能、群众所盼、企业所需,为89个市列重点项目配备护航警官178名,走访260家包抓联企业380余次,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座谈会8场次,排查化解涉企矛盾纠纷220余起。深入推进“一窗通办”“一网通办”,网上办理无犯罪记录证明10.09万余份,现场办理无违法犯罪信息查询5000余人次,群众办理相关事项便利度持续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图文实录丨平凉市公安局“向人民报告”主题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5-01-07 19:35

1月7日,平凉市公安局举行“向人民报告”主题新闻发布会。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任志成介绍相关情况,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段志刚主持,省公安厅党风政风警风监督员、平凉日报社专刊部副主任姜慧仁到会监督。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周明明、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支队长史俊民、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支队长李琨分别回答媒体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  

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任志成

任志成:
过去的一年,全市公安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公安工作会议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坚强领导下,自觉对标省厅党委“四个一牵引、四个年行动”总要求,主动聚焦“培植四个一流理念、推进四个工程建设”工作思路,锚定“比肩先进,力创一流”总体目标,紧紧围绕市委“三区一城”战略规划,全力以赴防风险、护稳定、保平安、促发展,全市刑事、治安发案持续保持低位运行,政治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治安秩序。
过去的一年,我们利剑出鞘护平安,打击犯罪成果斐然。聚焦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违法犯罪,深化分析研判、扩线深挖、追踪缉捕,始终保持对各类突出违法犯罪活动严打高压态势,全市刑事立案数同比下降25.75%。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打掉恶势力组织4个,抓获网上逃犯471名,现发命案连续7年全破,攻克命案积案2起。破获本地电诈案件208起,返还群众损失1822.5万元,实现电诈发案、损失“双下降”目标。重拳打击“食药环知”领域违法犯罪,捣毁食品制假售假窝点2处,破获部督案件1起、省督案件4起,坚决守好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过去的一年,我们金盾织网固防线,治安防控严密坚实。深入开展“夏季行动”、“冬季行动”,更好守护人民群众幸福安宁,组织开展叠加式、立体化巡逻防控,以“步巡+车巡”“巡线+定点”结合的方式,主动延伸工作触角,不断加大广场、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巡逻频次和密度,织密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街面巡防网,多批次组织警力对宾馆、酒吧、KTV等场所开展“突击式”“地毯式”“拉网式”集中清查,挤压违法犯罪滋生空间,为广大市民营造安全、健康的社会氛围。牢固树立“校园安全无小事”理念,主动作为、精准发力,在全市学校设立446个“护学岗”,定人、定岗、定责落实护学勤务,同步开展校园周边治安隐患清查整治专项行动,群众安全感更加可触可感。
过去的一年,我们居安思危创稳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对标“主动创稳攻坚年”行动,全力推动被动维稳向主动创安主动创稳转变。依托“警调对接”机制,探索创新“红黄蓝绿”矛盾纠纷分级管控措施,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5万余起,选建“警调对接”示范派出所14个,培育了“马大姐调解室”等一批品牌调解室,努力从源头上消除风险。抓实抓细春运安保、假日出行和雨雪冰冻极端天气等各项应对措施,两波次开展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百日攻坚”行动,分时段开展护校安园、一盔一带、零点夜查等小专项行动,查处超员载客交通违法行为2697起,货车超载违法行为7322起,完成14处事故多发隐患路段治理任务,建成隐患突出路口路段“三必上”“五必上”33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保持平稳。
过去的一年,我们贴心服务暖民心,便民举措情送万家。持续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实行公安行政许可清单管理制度,动态调整政务事项62项,更新办理要素420项,创新推出“满意拍”“加时办”等便民服务举措,设立公安“大综窗”7个、“一窗通办”窗口10个、“办不成事”反映窗口10个,户籍迁移、无犯罪记录证明等5项高频业务实现“跨省通办”,办理各类业务24万余件,“零门槛”落户2451人,全市警务服务好评率升至99.7%,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对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任务,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交通信号灯、标志标牌等基础设施,群众出行更加顺畅、安全更有保障。
过去的一年,我们护航经济促发展,助力市场行稳致远。聚焦省委赋予平凉发展“三区一城市”目标定位,对标“服务发展增效年”行动,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入落实“护航警官”“包抓联”等制度机制,为89个重点项目配备护航警官178名,排查化解涉重大项目、招商引资领域矛盾隐患220余起。纵深开展“陇剑”“云端”系列打击行动,破获各类经济犯罪案件102起、涉企涉品牌类案件62起。强化经济金融领域风险监测预警,挖掘研判的《园区经济视角下经济犯罪研究与防范》调研报告在公安部“论道2024”活动中获得优秀奖。
下一步,全市公安机关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以新警务理念、新运行模式、新技术装备、新管理体系为抓手,不断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平凉实践保驾护航。

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段志刚主持


记者问答


甘肃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公安刑侦部门是打击犯罪、守护平安的重要力量,能否简单介绍一下全市公安刑侦2024年的工作情况?

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支队长李琨

李琨

民之所盼,刑侦必为。过去的一年,全市公安刑侦部门在市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牢固树立主责主业理念,多措并举,主动创稳,以打塑安,有效维护了全市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
一是重拳出击保民安。全市刑侦部门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高擎利剑持续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全市刑事立案同比下降25.75%,损失数下降16%。全市爆炸、劫持、绑架三类重大刑事案件连续15年零发生。七类暴力犯罪、命案现案100%全部破获,华亭市局破获22年前命案积案1起,泾川县局破获18年前命案积案1起,告慰了亡灵,抚慰了家属。全市刑侦部门在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行动中,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街霸”、“村霸”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打掉多起群众深恶痛绝的、影响群众日常生活的“村霸、街霸”案件,全链条打掉8个电诈窝点,深受群众好评。
二是智慧刑侦惠民生。按照“专业+机制+大数据”总体工作思路,市局刑侦部门初步建成集“综合指挥、数据研判、基础支撑”于一体的市级一体化实战中心,形成职责任务明晰、内部运转顺畅、纵向统一贯通、横向协作联动的整体作战格局,智慧反诈平台冻结我市群众被骗资金7895万余元,追赃挽损1987万余元,入室盗窃类案件破案率提升20.6个百分点,追缴文物数位居全省第一,安全稳定态势更加可感可知。
三是综合施策强防范。立足平凉市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实际,深入践行“以防为主、以教代刑”理念,持续完善专门教育“矫治体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大幅下降,受到公安部、省委、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厅及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电信网络防骗App安装率达到48%,防诈骗宣传120场次,印发宣传资料1.5万余份,社会反响良好。
执正义利剑,守朗朗乾坤。下一步,平凉公安刑侦部门将持续坚守打击主业,发扬刑警精神,珍视刑警荣誉,严厉打击、严密防范各类刑事犯罪,全力守护人民群众安全,为全市人民安居乐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平凉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道路交通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与民生福祉密切相连。春运将至,针对春运期间人流、车流急剧增长态势以及不良天气的影响,请问公安机关交警部门在保障春运交通安全管理方面有哪些工作安排?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周明明

周明明:

今年春运将于1月14日开始2月22日结束,共计40天。据预判,春运期间各类交通出行需求将充分释放,人流、车流量将创历史新高,加之近期低温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频发,交通安全形势面临严峻挑战。针对目前形势,全市公安交警部门已制定工作预案,统筹做好公众出行服务和保障交通物流“大动脉”“微循环”,全力保障群众安全顺畅出行。
一是强化隐患治理。针对“人、车、路、企”等源头风险隐患,联合交通运输、应急管理、旅游等部门开展“四个一”交通安全大检查,即对“两客一危一货”运输企业开展一次集中检查,对“两客一危一货”车辆安全技术状况开展一次全面排查,对从事春运的客运驾驶人开展一次安全教育,及时消除各类交通安全隐患。
二是强化路面管控。针对节前返乡和节后返程两个重点时间段,城市针对餐饮娱乐场所周边等重点道路,严查酒驾醉驾。高速公路重点查处“三超一疲劳”、违法占用应急车道,普通国省道严查公路“两违”、超载、超速等违法行为。农村地区紧盯婚丧嫁娶、民俗活动等重点时段路段,及时查纠“两违”、酒驾醉驾、无牌无证等突出违法。
三是做好应急管理。会同交通、应急、气象、运输等有关部门召开会商研判会,精准研判交通安全隐患、流量高峰期、易拥堵路段以及往年事故高发风险路段,及时向相关县(市、区)公安交管部门及高速公路交警大队发布预警提示,遇低温、雨雪、团雾等恶劣天气,迅速启动应急联动机制,加强协作,通过警车带道、分段放行、分车型放行等措施,保障道路通行效率和管控秩序。
四是做好提示预警。提前发布“两公布一提示”,通过双微、导航软件、高速公路诱导屏等,根据交通流量、事故、天气的变化开展针对性预警提示。针对流量高峰重点时段,集中向客货运企业负责人、自驾返乡群众、农村群众等重点群体发布分类预警提示,开展现场宣传活动。
借此机会也提醒广大驾驶员:出行前要做好车辆检查维修,实时关注天气情况和路况信息,合理安排出行路线和出行时间,严禁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超速行驶。遇冰雪雾霾等恶劣天气,要“降速、控距、亮尾”,安全谨慎驾驶。遇拥堵、缓行路段,切勿随意穿插、占用应急车道。如发生交通事故或车辆故障,牢记“车靠边、快警示、人撤离、即报警”十二字警句,避免发生二次事故。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2024年公安机关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支队长史俊民

史俊民:

2024年全市公安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稳定大局,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治安案件总体保持历史低位,有力维护了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安全稳定。

聚焦安保维稳,以最强担当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四早四防”,常态开展“矛盾联调、风险联防、问题联治、政策联宣、平安联创”等工作,创新推动警调对接“1+2+5”工作机制,探索推行“红黄蓝绿”四色分级动态管控措施,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5万余起,推送综治中心重点矛盾纠纷近4千起、化解率84.28%,有效防范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

聚焦公共安全,以最实举措强化社会治安防控。持续开展“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行动,累计出动警力9.6万人次、车辆2.1万余台次,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有效提升。圆满完成千人以上大型活动安保任务30场次,实现了“绝对安全、万无一失”的工作目标。全市802所中小学落实公安民警兼任学校法制副校长,常态化落实“护学岗”机制和“高峰勤务”制度,持续加强校园安保力量、安检设备、防撞设施配备,护校安园工作全面强化。积极推动《平凉市养犬管理条例》落实落地,办理犬证1千多个,文明养犬的社会共识逐步形成。

聚焦主责主业,以最严态势打击突出违法犯罪。去年以来全市治安案件发案同比下降19.61%,破获涉黄涉赌刑事案件近百起,查处涉黄涉赌治安案件800余起,有力净化了社会风气。重拳打击惩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违法犯罪行为,办结欠薪金额10万以上案件3起,追回欠薪94.38万余元。严厉打击涉枪爆违法犯罪,从源头上最大限度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聚焦公安服务,以最佳状态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着眼公安职能、群众所盼、企业所需,为89个市列重点项目配备护航警官178名,走访260家包抓联企业380余次,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座谈会8场次,排查化解涉企矛盾纠纷220余起。深入推进“一窗通办”“一网通办”,网上办理无犯罪记录证明10.09万余份,现场办理无违法犯罪信息查询5000余人次,群众办理相关事项便利度持续提升。